游客
题文

2017年12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水陆两栖飞机 AG 600 在广东珠海首飞成功。 AG 600 可以在地面或水上起飞和降落,20秒内可一次汲满水12吨,主要用于大型灭火和水上救援。已知飞机空载质量为41.5吨,最大巡航速度500千米 / 时。 ( g 取10牛 / 千克)

(1)为了使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机翼的上侧做成凸圆形状,而下侧成平面形状,其科学原理是  

(2)某次灭火演习中, AG 600 蓄满水后加速起飞,然后以最大巡航速度水平飞往演习火场的上空,将水箱中的水一次性全部注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水灭火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加速起飞过程中,飞机的重力势能增加

C .飞机以最大巡航速度水平直线飞行时,飞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3)在某次水面滑行测试中,蓄有8.5吨水的飞机,在水面上以36千米 / 时的速度匀速直线滑行1分钟,若滑行过程中所受阻力为总重的0.5倍,则飞机的牵引力做了多少功?此时飞机的实际功率为多少?

科目 物理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功的计算 功率的计算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冰熔化特点”实验。

(1)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图中温度计示数为   ° C

(2)小明设计了一个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表格中(a)、(b)两处应填的内容是:(a)  ;(b)  

(a)

温度 / ° C

(b)

(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冰的熔化图象,从吸放热和温度变化的角度分析,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2017年2月6日,“向阳红09”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起航离开青岛港,执行中国大洋第38航次科考任务,“向阳红09”搭载“蛟龙”号航行时的排水量为 4488 t ,牵引力的功率恒为 6600 kW ,航行速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若“向阳红09”搭载“蛟龙”号在航行过程中所受阻力恒为 6 . 6 × 10 5 N ,出发 200 s 速度达到 10 m / s ,前进 1660 m ,取 g = 10 N / kg ,求:

(1)“向阳红09”搭载“蛟龙”号在航行时受到海水的浮力;

(2)在 0 ~ 200 s 内“向阳红09”搭载“蛟龙”号行驶的平均速度;

(3)在 0 ~ 200 s 内“向阳红09”搭载“蛟龙”号航行时牵引力所做的功。

小明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一位少女落入冰窟,90后小伙为救人在冰面上匍匐前行”,小伙为什么不抓紧跑过去救人,却要慢慢爬过去?爱思考的小明想知道人平躺时对地面的压强,于是他找来了体重秤、米尺、粉笔粗略地测出了人平躺时对地面的压强。请你帮小明写出测量步骤。

某兴趣小组计划探究“铝棒的发声”。同学们使用一根表面光滑的实心铝棒,一只手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许松香粉,在铝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听见铝棒发出声音,而且发现在不同情况下铝棒发声的频率是不同的,为了探究铝棒发声频率的影响因素,该兴趣小组找到不同规格的铝棒、虚拟示波器等器材进行探究。实验前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 A :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 B :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长度有关

猜想 C :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手捏铝棒的部位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 A ,同学们选择4根铝棒,每次均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在 2 % 的误差允许范围内(频率相差在 70 Hz 以内)的测量值可以认为是相等的。

实心铝棒

铝棒长度 L / × 10 - 2 m

横截面积 S / × 10 - 5 m 2

频率 f / Hz

1

71

2.9

3500

2

78

2.9

3146

3

71

5.2

3530

4

78

11.7

3134

(1)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铝棒的发声频率与横截面积是  的。(选填“有关”或“无关” )

(2)为了验证猜想 B ,同学们选择横截面积均为 2 . 9 × 10 - 5 m 2 的铝棒,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同学们从表中前两列数据很难得出频率 f 与长度 L 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画出了频率 f 与长度的倒数 1 L 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可知发生频率 f 与铝棒的长度 L 的关系是  

实心铝棒

铝棒长度 L / × 10 - 2 m

频率 f / Hz

铝棒长度倒数 1 / L ( m - 1 )

1

50

5000

2

2

71

3500

1.4

3

78

3146

1.28

4

91

2700

1.1

5

105

2375

0.95

(3)同学们又通过实验探究了铝棒发声的频率和手捏铝棒部位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有同学们将发声的铝棒一端插入水中,可以看到  现象,有同学用手迅速握住正在发声的铝棒,可以听见声音很快衰减,原因是  

小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他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实验中电阻 R 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 2 . 4 V 不变。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甲图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

(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应置于  端(选填“ A ”或“ B )

(3)在实验过程中,当把电阻 R 5 Ω 更换为 10 Ω 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4)某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示数为   A ,此时 R 的阻值为   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