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所示。
(1)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成 、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当蜡烛向右(靠近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 移动。
(3)在上一步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取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可将蜡烛适当向 (选填“左“或“右” 移动。
在探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读出钩码的质量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质量m/g |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重力G/N |
再在图乙中,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连接这些点,画出重力与质量之间关系的图线.由此可写出重力G(N)和质量m(g)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_.
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探究物重与质量的关系.下表是该同学实验时测得的数据,请你认真阅读.计算物重与质量的比值,再回答下列问题.
研究对象 |
钩码数(只) |
质量(kg) |
物重(N) |
物重与质量的比(N/kg) |
钩码 |
1 |
0.05 |
0.49 |
|
2 |
0.10 |
0.98 |
||
3 |
0.15 |
1.47 |
(1)计算物重与质量的比值,并填入表中;
(2)实验和计算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________关系,物重与质量的比等于_______N/kg;
(3)若用符号G表示物重,m表示质量,g表示物重与质量之比,则G=_________.
小明同学在研究细线受弹力发生形变时,发现当细线受力到某一值时,细线就被拉断.他想细线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细线刚被拉断时受到的拉力)一定跟细线有关.
他想:
(1)细线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可能与细线的粗细有关.
(2)细线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可能与细线的颜色有关.请你对“细线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也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小明的猜想1,要求写出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
小华同学想知道“金属丝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她决定和她的几个同学一起来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她们通过反复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1:金属丝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可能与金属丝的长度有关;
猜想2:金属丝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可能与金属丝的粗细有关;
猜想3:金属丝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可能与金属丝的材料有关;
猜想4:相同材料的金属丝被拉断时,单位横截面积所受到的拉力可能相同.
金属丝 |
材料 |
长度![]() |
横截面积S/mm2A |
A |
铜 |
10 |
0.5 |
B |
铜 |
10 |
1.0 |
C |
铜 |
10 |
1.5 |
D |
铜 |
20 |
0.5 |
E |
铜 |
20 |
1.5 |
F |
铜 |
30 |
0.5 |
G |
铁 |
20 |
1.5 |
H |
铝 |
20 |
1.5 |
I |
铝 |
30 |
1.5 |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她们找到了上表所列规格的金属丝若干根,并借到了一台拉力机.这台拉力机可以对固定在机器上的金属丝产生一个逐渐增大的拉力,并能读出金属丝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
(1)小华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的金属丝为___________;
为验证猜想2应选用的金属丝为_______________;
为验证猜想3应选用的金属丝为_______________.
(2)小华为了验证猜想4,需要记录、处理她通过实验收集到的一些实验数据.请你帮她设计一个便于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表格.
某实验小组探究橡皮筋所受拉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测得一根橡皮筋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并发现再次重复实验,实验数据基本相同.
所受拉力/N |
0 |
0.4 |
0.8 |
1.2 |
1.6 |
2.0 |
2.4 |
2.8 |
3.0 |
伸长量/cm |
0 |
0.7 |
1.5 |
2.3 |
3.2 |
4.0 |
4.8 |
5.7 |
6.6 |
(1)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数据,在图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画出橡皮筋所受拉力与伸长量关系的图象;
(2)你认为能用橡皮筋制作一个简易测力计的理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