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光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
①实验中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现象,这是水沸腾 (填“前”或“时”)的现象。
②若实验室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则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应该是 。
③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白气”,这些“白气”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④加热时烧杯上所盖纸板的作用是 (填一种即可)。
小亮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他调好天平按图中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是 g,盐水的密度是 kg/m3.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前应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 .实验时,当固定好凸透镜的位置并调整物距,使它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后,要移动 找像.当发现所成的像比较小时,为了获得较大的像,在不改变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的操作是: .
小盘同学用天平、量筒、水和细线测量铝块的密度.
(1)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使横梁平衡;
②用调好的天平测量铝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铝块的质量m= g;
③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记下此时液面对应的示数(如图丙所示);
④用细线系好铝块,并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液面对应的示数(如图丁所示);
⑤整理器材.
(2)从丙、丁可知:铝块的体积V= cm3,则铝块的密度ρ= kg/m3;
(3)如果实验步骤顺序改为③④①②⑤,将会导致测出的铝块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1)如图A所示是奥斯特实验图,从甲、乙可知:通电导线周围存在 ;从甲、丙可知: ;
(2)图B所示是探究 现象的实验装置,根据这个现象发明了 ,实现了机械能向电能的转化,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如图所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为 N;如果直接将该物体投入水中,该物体将 (填“上浮”“悬浮”或“下沉”);从图乙、丙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