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两个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电流做功的过程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一般情况下电流做功的多少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出。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通过此实验可以较形象的比较出电流做功的多少。该实验是通过观察 比较电流在不同情况下做功多少的,此过程中是把电能转化为 能;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向左调节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大,相同时间内物体被吊起的高度也变大了,这说明 。
(2)实际生活中,用电器接通电源后,都伴有热量的产生,小明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采用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 、 、 、 四个相同的容器密闭着等量空气并与 形管紧密相连,实验前 形管两端液面相平,将1、2和3、4导线分别接到电源两端。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 形管中 的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图甲所示的装置是用来研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图乙所示的装置是用来研究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综合分析图甲乙两装置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小明的爸爸准备购买一辆SUV型(运动型多用途)轿车,可是上网搜索后有人说这种车重心较高,汽车容易翻倒。小明有些怀疑,通过观察家里台灯、照相机三脚架的稳度(即稳定性)后,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如下图所示,他首先制作了甲、乙、丙、丁四块重相同、除甲底面积较大外其他外形完全相同、重心高低不同的圆柱体,然后将它们依次放在木板上(物体不滑动),慢慢转动木板,直至圆柱体翻倒,记录此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记录结果如下表。
(1)小明是通过来判断物体的稳度。
(2)分析数据(填实验次数的序号)可以得到稳度与重心高低之间的关系。
(3)分析小明的实验数据,发现物体的稳度还与有关。
(4)设汽车车轮和地面的四个接触点围成的四边形的面积为S,汽车的重心离地面高度为h,现有汽车甲和乙,它们的重G相同,结合小明的探究结果,你认为可以通过简单比较______(写出表达式)就可以初步比较甲、乙两辆汽车的稳度。
(5)根据小明得出的探究结论,对于SUV型汽车生产厂家来说,以下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是()
A.是否可以通过加大车轮间距离提高稳度 |
B.如何降低用户的成本 |
C.稳度是否与汽车车重有关 |
D.如何提高大家的科学素养 |
(1)如图是“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时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一个长方体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右图所示;由_______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N。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李丽同学提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猜想;张华同学提出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的猜想。下图是他们进行探究实验的实验装置图。
①李丽同学为了完成她自己的探究应该按_______两个图所示的方案进行。
②张华选用正确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见下表;请根据表中记录的数据,在答题卷中的坐标系中作出摩擦力的大小Ff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FN之间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得出Ff与FN是 _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 的关系。
FN/N |
1.0 |
1.5 |
2.0 |
2.5 |
3.0 |
Ff/N |
0.4 |
0.6 |
0.8 |
1.0 |
1.2 |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的面积有关呢?”张华将图甲中的木块侧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图甲的示数一样,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的结论。而李丽将图甲中的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图甲中示数的一半,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的结论。你认为_______(选填“张华”或“李丽”)的结论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小华同学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时,找来一根弹簧以及几个相同质量的钩码。她用此弹簧来做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如下表:
钩码总重/N |
0 |
0.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指针位置/cm |
2.5 |
3.0 |
3.5 |
4.0 |
4.5 |
5.0 |
5.5 |
5.8 |
5. 8 |
(1)分析数据,小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拉力不大于__________N的情况下,弹簧的_______跟钩码的拉力成正比;
(2)小华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所作的“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图像,应该是下面________图(填序号)所示的图像。
A B C
有一块火山石可以漂浮在水中,小王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这块火山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天平的示数如图;
②向量筒中倒入V1=60mL的水;
③用细线系住石块,放入量筒,用铁丝将其压入水中足够长时间,水面到达65mL处;
④取出石块,水面降到了V3=58mL处;
⑤小王认为石块体积测量不够准确,石块的体积应该包含材质和其中空隙部分的体积,于是又向量筒中加水到60mL处,将刚才取出的石块表面吸附的水清除后,再次没入量筒的水中,此时水面到达V4=66mL处。
请解答下面问题:
(1)该实验原理为_____________(用物理符号表示)。
(2)在步骤④中,水面未回到60mL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小王的实验思路,将有关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以下表格空白处.
(4)观察表格设计,请你指出其中存在的两处不足(相同类型的不足点只写一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有:①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②分子间是有间隙的;③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④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如图所示,列举了三种现象,分别是:A.红墨水滴在清水中,整杯水变红。B.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其下可吊一钩码。C.一半酒精和一半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上述理论与所列现象相对应的是: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以上三空选填如图中的字母代号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