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两个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电流做功的过程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一般情况下电流做功的多少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出。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通过此实验可以较形象的比较出电流做功的多少。该实验是通过观察 比较电流在不同情况下做功多少的,此过程中是把电能转化为 能;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向左调节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大,相同时间内物体被吊起的高度也变大了,这说明 。
(2)实际生活中,用电器接通电源后,都伴有热量的产生,小明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采用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 、 、 、 四个相同的容器密闭着等量空气并与 形管紧密相连,实验前 形管两端液面相平,将1、2和3、4导线分别接到电源两端。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 形管中 的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图甲所示的装置是用来研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图乙所示的装置是用来研究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综合分析图甲乙两装置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6分)小强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⑴首先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的右侧,此时应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
⑵调节天平平衡后,小强又进行了以下三项操作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将烧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
如图所示,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填字母代号)。
⑶由下图可得:量筒内液体的质量为___g,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g/cm3。
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该种液体可能是下面四种液体中的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 A.水 | B.水银 | C.香油 | D.盐水 |

小明利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和水来测量一正方体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 A.用细线将金属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V总。 |
| B.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
| C.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水。 |
| D.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 |
⑴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
⑵为记录实验数据,小明设计了实验记录表格(如下表)。当记录实验数据时,发现表格少设计了一项,该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物理量 实验次数 |
金属块的质量 m/g |
量筒内水的体积 V/mL |
金属块的体积 V/mL |
金属块的密度 ρ/(g/cm3) |
⑶当天平平衡时,盘中砝码和游码如图甲,该金属块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乙、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cm3,此金属块的密度是kg/m3.
⑷指出“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中“适量”的确切含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实验中,如果小明没有将游码完全调到零刻线就开始调节天平平衡,然后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再测小石块的体积。那么他最后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⑹小明在评估实验过程时想到:测量本实验中金属块的体积,如果不用量筒和水,而用____这一测量工具,测出金属块的____,就可以算出金属块的体积,这样实验过程将更为简便。
为了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 物理量 物体 |
质量 m/g |
体积v/cm3 |
| 蜡块1 |
9 |
10 |
| 蜡块2 |
18 |
20 |
| 蜡块3 |
27 |
30 |
| 干松木1 |
5 |
10 |
| 干松木2 |
10 |
20 |
| 干松木3 |
15 |
30 |
⑴在下图所示方格纸中,用图线把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
⑵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以上两格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_______________
⑶在做这个实验时,我们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
如图甲所示,是我们实验室常用的托盘天平。
(1)使用前应将天平放在上,把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后再调平,调平时如果指针偏向分度标尺左侧,则应该向______(“内”或“外”)调节平衡螺母。
⑵如图乙所示,小明正在用已调平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请你指出存在的两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小明改正错误后,进行正确的操作时,在向砝码盘中放砝码时,应根据所估计的被测物体质量,按质量___________(选填“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增减砝码,当将5g的砝码(此砝码为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加入后,发现指针最终静止在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接下来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直至天平平衡.
⑷最后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g.
如图所示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所用实验器材是:电源(6V)、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电阻箱(0~999.9Ω)、滑动变阻器(40Ω 2A)、开关、导线若干.
(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所测得的几组电流、电压值见表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Ω;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关系.
| 实验序号 |
电压U/V |
电流I/A |
| 1 |
1.0 |
0.20 |
| 2 |
1.5 |
0.30 |
| 3 |
2.0 |
0.40 |
| 实验序号 |
电阻R/Ω |
电流I/A |
| 1 |
5 |
0.40 |
| 2 |
10 |
0.20 |
| 3 |
20 |
0.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