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

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

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沸点 ( ° C )

物质

酒精

煤油

熔点(凝固点)

0

117

30

113.6

1083

1535

1064

沸点

100

78.5

150

184.25

2360

2750

2500

(1)结合你的探究经历,描述小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2)交流评估时,小明查阅了部分物质的熔点、沸点(见表),他发现碘的熔点是 113 . 6 ° C ,碘的沸点是 184 . 25 ° C ,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 400 ° C ,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红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你针对小明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并扼要说明。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组(电压约为3V)、电压表、多个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⑴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把电路连接完整,要求电压表测量灯L1两端的电压.
⑵电路连接正确后进行实验,某小组分别测出灯L1、L2两端的电压和并联电路的总电压,电压表示数相同,如图(乙)所示,其值为V.根据这组数据,该小组得出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你认为实验的疏漏之处是

在做“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为了便于研究而采取控制变量法, 即每次须挑选两根合适的导线,测出它的电阻,然后比较,最后得出结论.

导线代号
A
B
C
D
E
F
G
长度(m)
1.0
0.5
1.5
1.0
2.0
0.5
1.5
横截面(mm2
3.0
0.8
1.2
0.8
3.0
1.2
1.2
材料


镍铬丝


镍铬丝

⑴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应选用导线C和__ __(填写导线代号).
⑵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有关,应选用_______两根导线进行比较 .
⑶如选用A和D两根导线进行测试,则是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_____________的关系.

在“探究哪些因素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匀速提升钩码,测得了四组数据,如下表。


⑴前三次实验中,第次实验数据明显出现错误,应当剔除。
⑵第四次实验中,有用功是J,总功是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⑶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出该小组设计这四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是否有关。

小明同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⑴实验前,杠杆停在如图(甲)的位置,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将右端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⑵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小明进行的三次实验如图(乙)。根据实验,他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你认为这个结论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实验过程中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⑶在图乙(b)装置的左右两边各取下一个钩码后,杠杆(选填“左”或“右”)端下沉,为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只需将右侧钩码移至第格;
⑷用绳子拴住一根粗细不同的大树处,静止后大树水平平衡,如图丙。现将大树从拴绳处沿竖直方向切成A、B两段,根据图乙可判断GAGB(选填“>”、“=”或“<”)。

小明想测定额定电压是6V(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约为0.3A)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于是借来了电源(电压为12V)、 电流表、电压表、开关、三个规格为甲:“10Ω 1A”、乙:“50Ω 0.5A”和丙:“lkΩ 1A”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1) 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图,你认为小明应选用_____(甲/乙/丙)滑动变阻器;
(2) 小明已连接了部分电路如图乙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3) 小明将电路补充连接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发光较暗,电流表有示数。任意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不变(示数不为零)且小于6V,具体原因是
(4) 小明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实验中眼睛应观察__________(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满足_____时,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