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回答下列问题:

(1)光屏上像的性质为 。
(2)关于本实验中得到的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一个例子 。
(3)从图中读出物距为 ,并推算出焦距为 (选填字母)。
. .
(4)如果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撤去光屏,是否仍然成像? 。
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中,用几根一端封有相同橡皮薄膜的玻璃管进行实验,在5号管中装入盐水,其它管中装入水,如图。

(1)玻璃管下方薄膜鼓起的程度可反映液体_____的大小。
(2)根据图甲中三支相同玻璃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或_____有关。
(3)图乙中,4号管上段更粗,下段与2号管粗细相同,两管中水的总长度相同,发现两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相同,可得: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都_____。
(4)图丙中,5号管和2号管的液柱长度相等,利用5号管和2号管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_____是否有关。
(5)为了探究液体长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选用2号管和6号管进行实验,6号管水柱比2号管水柱长,实验时需控制两管水柱的_____相等。
在探究声音的传播时,对课本的实验进行改进,如图。
(1)为了避免声音通过底部固体传出,利用磁悬浮装置使发声体悬浮于空中,A磁体上端为 极,则B磁体下端为_____极。
(2)将内部充有少量空气的气球口系紧,并悬挂于玻璃罩内壁,实验过程发现气球体积变大,说明罩内气压变_____。
(3)罩内空气不断减少,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了,但发声体上方的轻质小球照旧跳动,说明发声体仍在_____。
(4)本实验无法抽成绝对真空,需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得出:真空_____传声。写出一个运用类似研究方法的实验:__________。

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中:
(1)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比较_____来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
(2)加热 后,测得水的温度如图,该示数为_____ 。
(3)多次实验后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分析可得: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水比沙子吸收更_____的热量。
(4)根据实验结论推理: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更_____。
|
升高的温度/ |
|
|
|
|
|
加热水的时间/ |
|
|
|
|
|
加热沙子的时间/ |
|
|
|
|

用如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应 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
(2)将蜡烛 放在 位置,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拿一支相同的蜡烛 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1的像_____时,该位置记为 。
(3)将光屏放在 位置,任意转动都承接不到像,可知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像。
(4)改变蜡烛 的位置,重复步骤(2),可得像与物位置的对应关系如图乙,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镜面_____。
(5)将图乙中 处的蜡烛沿直线 向玻璃板方向移动 ,此时像与物之间的距离是 _____ ,像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_____。
为研究热敏电阻 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小京按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其中电源两端电压 不变, 为定值电阻。实验中,他将已做防水处理的热敏电阻 先后浸没在温度为 和 的水中,闭合开关,分别读出对应电流表 的示数 和 ,发现I1<I2<I3。已知 ,请分析并说明热敏电阻 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