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创新小组设计并制作了一个能将水温调控在 48 ° C 左右的自动控温杯,结构示意图如图甲,其夹层填充物为海波晶体(熔点为 48 ° C ) 。小组同学为检测该自动控温杯控温功能,做了如下测试:①在杯中装满 100 ° C 的水,盖紧杯盖,摇动杯子,水温下降到 48 ° C 并稳定在此温度一段时间;② t 2 时,将杯内的水倒掉,迅速加入 20 ° C 的水,盖紧杯盖,摇动杯子,水温上升到 48 ° C 并保持。上述检测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请用所学知识解释图乙中 ac 段水温变化的原因。(提示:图乙中 de 段不必作答)

科目 物理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热传递的概念与方式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款新型电动汽车的性能参数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动机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能转化为   能,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2)电动机正常工作时,通过线圈的电流是多大?

(3)同类型号的燃油汽车在同等条件下百公里消耗汽油为 10 L ,请通过计算比较两种汽车的百公里能耗,并说明能耗不同的主要原因。汽油的密度 ρ = 0 . 7 × 10 3 kg / m 3 ,汽油的热值 q = 4 . 6 × 10 7 J / kg

(4)汽车在某段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进入某超声测速区域,如图所示。当该车运动到距测速仪 370 m 时,测速仪向该车出一超声波信号, 2 s 后收到从车返回的信号,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340 m / s ,求该车的速度。

工作电压

400 V

电动机功率

40 kW

百公里耗电量

15 kW · h

在“大力士”比赛中,需要把一质量 m = 400 kg ,边长 l = 1 m ,质量分布均匀的立方体,利用翻滚的方法沿直线移动一段距离,如图所示。 g 10 N / kg 。求:

(1)立方体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翻滚立方体时,使立方体一边刚刚离开地面,所用最小力 F 的大小;

(3)“大力士”用翻滚的方法使立方体沿直线移动了 10 m ,用时 20 s ,“大力士”克服立方体重力做功的功率。

小海和小梅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

(1)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  (选填“ A ”“ B ”或“ C ) 处的电流。

(2)请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测量另外一处的电流。在移动的导线上画“ × ”,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移动后电流表测量的是  (选填“ A ”“ B ”或“ C ) 处的电流。

(3)测出 A B C 三处的电流如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  (只写表达式)。小梅指出: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操作方法是:  

位置

A

B

C

电 流 / A

0.30

0.24

0.54

(4)小海利用原有的实验器材,添加一个开关,又设计了一个电路。利用这个电路,不用更换电流表的位置,就可直接测出 A B C 三处的电流,同样可得出三处电流的关系。请在图丙中的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

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将钢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钢球摆到竖直位置时,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

(1)本实验使钢球获得动能的操作方法是   ,钢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  来判断的。

实验

次数

钢球

质量 / g

钢球下摆

高度 / cm

木块滑行

距离 / cm

1

20

20

20

2

40

20

58

3

60

20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他们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相同高度摆下,使钢球到达竖直位置的  相同,从而探究动能与  的关系。

(3)在第3次实验中,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需要重做第3次实验,甲同学建议换用同样较长的木板,乙同学建议换一个较大的木块,丙同学建议降低钢球下摆的高度。你认为应当采用  同学的建议。

(4)由上述实验数据和现象可得出结论:  

测量是生活和学习中一项基本技能。

(1)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读数为  cm .一次测量可能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应当  

(2)如图2所示,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 C ,体温计的示数是   ° C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