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画出表示玻璃板前后两表面的位置 和 。
(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玻璃板的厚度,其读数为 。
(2)在玻璃板前放棋子 ,观察到棋子在玻璃板中有两个像,一个较亮、另一个较暗,较亮的像是光线经 面反射形成的。
(3)为验证“像是虚像”的猜想,小明将一张白卡片放在 的位置, (直接 透过玻璃板)观察卡片上有无棋子 的像。
(4)将棋子 (图中未画出)放到玻璃板后,使它与较亮的像重合,并测量棋子 的右端到 的距离 和棋子 的左端到 的距离 ,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次数 |
1 |
2 |
3 |
4 |
|
5.40 |
7.15 |
9.80 |
12.50 |
|
5.20 |
6.96 |
9.61 |
12.32 |
分析数据可得:像到反射面的距离 (小于 大于)物到反射面的距离。
(5)实验中,像与物到反射面的距离存在差值。小明对此很感兴趣,他想探究影响这一差值大小的因素。请帮小明提出一条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 。

某家用轿车,重为 ,当车以 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了 ,消耗汽油 ,期间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8倍。已知汽油的热值为 。在此过程中,求:
(1)车通过的路程;
(2)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要求测量额定电压为 小灯泡的电功率。
(1)按照电路图 ,将图 的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

(2)在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应处于 状态;闭合开关前,要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 (根据你连接的实物电路图选填"最右端"或"最左端" 。
(3)实验时某次电压表的示数为 ,对应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小灯泡此时的功率为 ;要想测出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接下来的操作是: 。
为研究弹簧的性质,我们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如图 ,同时记录弹簧总长度 与钩码质量 ,所得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已知弹簧原长 。实验过程中,弹簧形变在弹性限度内,不计弹簧所受的重力。 取

表一: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
钩码质量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
弹簧总长度 |
6.0 |
7.2 |
8.4 |
9.6 |
10.8 |
12.0 |
(1)请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将表二填写完整;
表二: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
弹力 |
0 |
0.3 |
0.9 |
1.5 |
||
|
弹簧伸长量△ |
0 |
1.2 |
3.6 |
6.0 |
(2)请在图 坐标系中描点作出弹力 跟弹簧伸长量△ 的关系图象。
(3)本实验的结论就是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只有规范使用弹簧测力计,才能准确测量力的大小,请写出一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操作要求: 。
关于凸透镜成像实验,完成以下内容:
(1)首先应将蜡烛、凸透镜和 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图中 为凸透镜的光心, 为焦点,请画出烛焰上的 发出的三条光线(中间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其像的位置 。

(3)实验中当物距 等于焦距 时,某同学却发现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正立放大的像。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 A. |
.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 |
| B. |
.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小于焦距 |
| C. |
.这是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表面反射形成的像。 |
如图是用滑轮组提升建筑材料 的示意图,在竖直向下的拉力 作用下,使重 的建筑材料 在 的时间里,匀速竖直上升了 ,绳自由端匀速竖直向下移动了 。在这个过程中,拉力 为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拉力 做功的功率为 .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2)拉力 的功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