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一张很长的红地毯平铺在地面上。要把地毯沿着其长度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从一端拉,但拉动整张地毯很困难,需要非常大的力。
(1)解释从一端拉动地毯需要非常大的力的原因: 。
(2)设计一种既简单又省力的方案,能将地毯沿长度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方案可选用的工具只有圆木棒,也可不选用工具;对方案也可结合示意图描述) 。
(3)对你所设计的方案作出可行性评价: 。

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电路图。

(1)连接电路前,开关必须 。
(2)请根据图1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导线不允许交叉)。
(3)实验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此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关系时,此时应保持 不变。
(4)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关系时,得到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
电阻 |
5 |
10 |
15 |
20 |
|
电流 |
0.6 |
0.3 |
0.2 |
0.15 |
根据上表的实验数据,请在图3中画出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象。
在“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中。
(1)大山先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1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 ;接着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调节 ,使天平平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然后将量筒中的牛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2所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 。
(2)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 ,用该方法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如图所示,将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光具座上凸透镜两侧,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 ;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刻度线处不动,要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蜡烛应向 移动,光屏应向 移动(均选填“左”或“右” ;现再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 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 。

如图一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如图二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 ,电压表的示数为 。

如图所示, 处于静止状态, 在拉力作用下向右运动。请在图中画出 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图中已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