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中。
(1)大山先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1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 ;接着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调节 ,使天平平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然后将量筒中的牛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2所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 。
(2)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 ,用该方法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 。
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是定值电阻,小灯泡 的额定电压是 且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当闭合开关 、 ,断开开关 ,调节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从 变为 的过程中,电路总功率变化了 ,其中电压表示数为 时,电流表示数为 ;滑动变阻器 的电功率 与电压表示数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在 点、 点时,对应电压表示数为 、 ,且 .求:
(1)定值电阻 的阻值。
(2)电源电压。
(3)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从 点滑到 点过程中, 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4)当闭合开关 、 ,断开开关 ,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在中点时,小灯泡 恰好正常发光,其电功率为 ;当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在阻值最大处时,小灯泡 的电功率为 .则 与 之比是多少?
小林家门口到贵港新世纪广场的公交路线全长 ,周末,小林从家门口的公车站乘坐公共汽车用时 到达新世纪广场公交车站与同学汇合。求:
(1)公共汽车从小林家门口的公车站到新世纪广场公车站的平均速度 是多少 ?合多少 ?
(2)新世纪广场到园博园的公交路线全长 ,则小林和同学从新世纪广场公车站乘坐公共汽车到园博园公车站需要用多长时间(假定此公共汽车的速度 与 相同)?
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的阻值。
(1)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请勿更改原有导线,导线不能交叉)。
(2)连接电路前,开关必须 。电路接通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应该移至图中 处(选填“ ”或“ ” 。
(3)小林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示数为零,但电压表有示数,此时电路中的一处故障是待测电阻 (选填“短路”或“断路” 。
(4)小林排除故障后,用滑动变阻器调节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对应每次变化各测一次电流值和相应的电压值并记录到表格中。有一次测量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另一次测量电压表的指针如图丙所示,其示数为 .小林根据几组实验数据计算出 的值,为了进一步减小误差,绘制了 的 图象。
(5)另一组的小宇用相同的器材进行实验,并根据自己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丁所示的 图象。小林发现小宇绘制的 图象和自己绘制的 图象不同,你认为其原因是小宇 ;小林根据小宇的 图象也可计算出待测电阻 (实验过程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探究同一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图。图甲、乙、丙容器中装的液体是水,图丁容器中装的液体是酒精, 、 、 、 分别是图甲、乙、丙、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2)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 。
(3)分析图中乙、丙两图实验数据可得: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 有关;分析图中 两图实验数据可得: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4)实验中采用的探究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称为 法。
为了探究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否相同,某实验小组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放入两个相同的容器中,用同样的热源分别对它们加热,比较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加热时,某一时刻在水中的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是 24 。
(2)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液体名称 |
液体质量
|
液体初温
|
液体末温
|
加热时间
|
水 |
200 |
20 |
30 |
12 |
煤油 |
200 |
20 |
30 |
6 |
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得: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 , 的吸热本领更强(选填“水”或“煤油” 。
(3)根据以上表格的数据计算,当加热时间为 时,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 (水的比热容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