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验室常用蜡烛完成乙图光学实验:

(1)图甲为小孔成像示意图,该现象可以用  来解释。

(2)图乙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若蜡烛 A 到玻璃板距离为 10 cm ,则蜡烛的像 B 与蜡烛 A 之间的距离为   cm ;若在像和玻璃板之间放置一个不透明的挡板,从蜡烛 A 一侧观察玻璃板,  (填“能”或“不能” ) 看到蜡烛所成的像。

(3)图丙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图示位置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 35 cm 刻度线处,此时可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 ) 移动适当距离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若不移动光屏,可在烛焰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适当的  透镜(选填“凸”或“凹” ) 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科目 物理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通过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探究。

(1)断开开关 S 3 ,闭合开关 S 1 S 2 ,移动滑动阻器滑片 P ,发现电压表始终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C  (填符号)

A .滑动变阻器断路 B R 断路 C R 短路

(2)故障排除后断开开关 S 3 ,闭合开 S 1 S 2 ,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多组相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绘成如图乙所示图象。由图象可知定值电阻 R =    Ω

(3)乙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分别计算出多个 R 的阻值并取平均值,其目的是为了  

(4)断开开关 S 2 ,闭合开关 S 1 S 3 ,通过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测量灯 L 的电压和电流,根据测量数据绘成如图丙所示的图象。若灯 L 的额定电压为 2 . 0 V ,则它的额定功率为   W

(5)由图丙可看出灯丝的 U - I 图象不是一条直线,原因是  

小敏、小颖和小青在玩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时间有规律。于是对“哪些因素决定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出下列猜想,小敏猜想:可能由秋千的绳长决定;小颖猜想:可能由人与秋千坐垫的总质量决定;小青猜想:可能由秋千摆动幅度(摆动中人离开中心的最大距离)决定。于是进行了如图实验,一细绳一端拴一小球,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

序号

小球到固定点

距离 l (摆长) /

小球质

/

摆动幅

/

小球往返摆动

20次的时间 /

小球往返摆动

一次的时间 /

1

0.7

20

0.05

33.2

1.7

2

1.0

20

0.08

39.7

2.0

3

1.0

30

0.05

39.8

2.0

4

1.0

30

0.08

39.7

2.0

5

1.3

20

0.05

45.3

2.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完成上述实验,除如图器材外,还必需的实验器材是:天平、  

(2)从本次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由  决定;

(3)实验发现,小球只能摆动一段时间。你认为造成小球停下来的原因可能是  

(4)摆钟是利用本实验的原理制成的。某一摆钟变慢了,要调准它,应将摆钟的摆长调  (选填“长”或“短” )

如图所示是一个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水位到达金属块 B 之后,  (选填“红”或“绿” ) 灯亮;当绿灯亮时电磁铁  (选填“有”或“无” ) 磁性。

如图所示, F 为凸透镜 L 的焦点, OO ' 为凸透镜的主光轴, AB 为射向凸透镜且过焦点的光线,在凸透镜的右侧有一平面镜 MN 和主光轴 OO ' 45 ° ,请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完整光路图。

如图所示,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请画出乒乓球受到的重力 G 和浮力 F 的示意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