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某品牌食用油的比热容。将初温都是 26 ° C 的水和食用油分别加入到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里,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对它们加热。

(1)在烧杯中加入水和食用油时,除了要控制他们的初温相同外,还要控制它们的   相同。

(2)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       

(3)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显示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分别为 36 ° C 46 ° C ,该食用油的比热容 c =          J / ( kg · ° C ) c = 4 . 2 × 10 3 J / kg C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 探究比热容的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兴趣小组利用图甲装置探究电流热效应的影响因素,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阻值为10欧和20欧的电阻丝分别置于 A B 两个盛满煤油的烧瓶中,按图甲所示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某一位置,记录此时电流表的读数 I ,通电一段时间,记录 A B 烧瓶的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高度分别为△ h 1 、△ h 2

③断开开关,直至玻璃管中的液面降回各自初始位置。

④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读数为 2 I ,当通电时间与步骤②相同时,记录 A B 烧瓶的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高度分别为△ h 3 、△ h 4 ,实验数据如表。

(1)步骤②中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为  安。

(2)本实验通过设计串联电路来研究电阻对电流产生热量的影响,可以控制哪些变量相同?  

(3)小明认为:只要选择“△ h 1 、△ h 2 、△ h 3 、△ h 4 ”四个量中的某两个量进行比较,就能说明“对电流产生热量多少的影响,电流比电阻更大”,请比较这两个量的大小关系:  

电流大小

烧瓶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高度

A 烧瓶 ( R A = 10 欧)

B 烧瓶 ( R B = 20 欧)

I

h 1

h 2

2 I

h 3

h 4

网上购物带动了快递业的发展,包裹的分捡常需借助传送带。

(1)传送带的表面往往比较粗糙,其目的是  

(2)包裹与传送带一起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时,包裹共受到  个力的作用。

(3)已知长方体包裹长50厘米,宽30厘米,高10厘米,质量为15千克。如果包裹平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如图),则对传送带的压强为多少帕? ( g 取10牛 / 千克)

为了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小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路电压恒为 6 V R 1 是定值电阻, R 2 是滑动变阻器。

(1)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 P ,发现两电表示数始终如图乙所示,原因是将滑动变阻器的  (填字母)两个接线柱接入了电路。

(2)改正错误后,小晨继续实验,将有关实验数据标记在图丙上。分析图丙可知,他所选择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  (选填字母)。

A . 10 Ω 2 AB . 25 Ω 2 AC . 50 Ω 0 . 5 A

(3)图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大小表示  

立定跳远是我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之一,小晨想研究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因素。他根据平时训练体会,猜想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因素有:弹跳力量、跳跃角度、自身体重等。小晨用弹簧玩具枪、小钢球做了一系列实验,记录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丁是图甲实验中,发射角度 45 ° 时,5次实验钢球的落地点。小晨用圆规画了一个尽量小的圆,使5个点均落在圆上或圆内,此时即可将圆心 O 点视作发射角度 45 ° 时钢球的落地点。这样处理实验数据的作用是  

(2)小晨根据实验得出初步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跳跃角度 45 ° 成绩最好。为了使他的结论更加可靠,还需要补充进行的实验是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小晨给出了立定跳远取得好成绩的建议:

①以 45 ° 角左右向前跳出;

②过度肥胖的同学要减肥,控制合理的体重;

  

小晨设计了一个实验,用排水法测某实心金属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有小空桶、溢水烧杯、量筒和水。实验步骤如下:

①让小空筒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甲;

②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20毫升,如图乙;

③将烧杯中20毫升水倒掉,从水中取出金属块,如图丙;

④将金属块放入小空筒,小空筒仍漂浮在水面,测得此时溢出水的体积为44毫升,如图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被测金属块的密度是   / 厘米 3

(2)在实验步骤③和④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放入小空筒,测出的金属块密度将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