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同学在探究并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好差时,选用了一只轻薄的纸盒、一只厚重的木盒、两只有振铃的响钟。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一只闹钟放在桌面上,使其振铃发声,听一听声音的大小;b.紧接着罩上纸盒,再听一听声音的大小;c.将另一只闹钟放在桌面上,使其振铃发声,听一听声音的大小;d.紧接着罩上木盒,再听一听声音的大小,他发现,两次罩上盒子后听到的声音大小几乎相等,于是他得出轻薄的纸盒和厚重的木盒隔声性能是一样的。
(1) 小华认为李强同学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请你思考李强同学在探究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合理或不妥当之处(至少写出两处)?,。
(2) 小华设想了以下实验方案:将同一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
(3)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材料 |
衣服 |
锡箔纸 |
泡沫 |
距离 |
最长 |
长 |
短 |
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4) 小芳认为:比较的时候,远离的方向也要相同,因为风向不同会影响声音的传播(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5分)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编号 |
长度/cm |
直径/cm |
频率/Hz |
1 |
20.50 |
1.50 |
2131 |
2 |
31.00 |
2.00 |
1284 |
3 |
48.50 |
2.50 |
656 |
(1) 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号。
(2)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能/不能); 理由:
(3) 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请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他的想法,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判断方法。
实验方案:;判断方法。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灯L不亮,电压表V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已知电路中各处均接触良好,除灯 L 和电阻 R 两者中的某个元件故障外,其余元件均完好。
(1)请判断该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或。
(2)为进一步确定故障,小明同学将一个电流表正确串联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情况。若电流表有示数,说明故障是;若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故障是。
(3)为进一步确定故障,小华同学将图中的电压表V正确并联在灯L两端,请判断他能否查找出电路的故障,并说明理由。(2分)
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电流表的量程应选0~A。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a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3)闭合开关前,图a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选填“A”或“B”)端。
(4)小叶同学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b所示)为
V,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a中滑片P向(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5)小向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c所示的I-U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W。
(6)小勇同学在实验中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小华总结两年来所做的物理探究实验发现
(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
如:甲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比较木物块B反映出来的。
乙实验中水和沙子吸收热量的多少是用来表示
(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用法。
如:甲实验研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就要多次改变的大小,同时控制小球的不变。
乙实验中只有物质的不同,其他因素必须控制相同(例如烧杯的规格相同、水和沙的相等、酒精灯加热方式相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