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 恒定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电阻约为 。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左移动时灯泡变亮)。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移到 端(选填“ ”或“ ” 。
(3)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移动滑片灯泡仍不亮。突然小芳的文具盒掉到桌上,灯泡亮了。小芳敲了几下桌子,灯泡又熄灭了。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是 。
.开关短路
.灯泡短路
.电压表断路
.灯泡接触不良
(4)排除故障,再次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5)现有规格为“ ”、“ ”和“ ”的甲、乙、丙三个滑动变阻器,为了实验的顺利进行,小明应在其中选择 接入电路。
(6)小芳利用图甲装置 (选填“能”或“不能“ 做“探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
如图所示,新鲜的鸡蛋放在水中会下沉。如果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鸡蛋会,这一现象说明:。
为了“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的特点”,小明做了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盐水,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直到都沸腾。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
质量 /g |
初始温度 /℃ |
加热至沸腾 时间/min |
沸腾温度 /℃ |
水 |
60 |
90 |
8 |
98 |
盐水 |
60 |
90 |
9 |
103 |
(1)他们在实验前准备了火柴、酒精灯、烧杯、盐水、水、铁架台、石棉网,除此之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
(2)由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将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盐水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多。
(3)如果不考虑实验中的能量损失,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知,质量相等的水和盐水吸收相同的热量,的温度升高得快。
(4)在分析数据 “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的特点” 时,小明意识到实验中数据的收集不利于分析总结结论,你认为他应该进行的改进是
。
小明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段定值电阻的阻值,他已连接了部分电路,如图甲所示,请你接着完成下列步骤。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画完整。
(2)当电压表示数为2.4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6乙所示,这时电路中的电流是0.24
A,电阻丝的电阻为10
Ω。
小明通过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共测得三组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最后算出电阻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减小误差
(3)小明又将上面实验中的定值电阻R换成小灯泡,在多次测电阻的过程中,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灯泡的亮度变大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也增大。通过分析可知小灯泡灯丝电阻的特点是。
学习了密度的知识之后,小明通过实验测量牛奶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________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小明按图中甲、乙、丙图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牛奶的质量为______ g,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____。
(3)在与同学们交流的过程中,小明认为将图的实验过程进行合理的调整,会更加准确地测量出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操作顺序应调整为____________;调整后测得的牛奶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之前测得的牛奶密度。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请回答:
(1)熄灭酒精灯时,有图中的两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2)请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并画出实验记录表格。(注:不需填入数据)
(3)图是根据某次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下的点。请在坐标纸上根据所描的点,画出熔化图象。
(4)根据熔化图象,可得出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