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利用焦距为 f 1 的凸透镜做了三次实验,透镜、蜡烛、光屏所在位置以及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情况如图所示。

(1)由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可知:随着物距的不断变小,像距和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2)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只将凸透镜换为焦距为 f 的凸透镜 ( f < f 1 ) ,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侧移动。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根据“浸入水中的铁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浸入水中的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的现象,猜想物块的密度可能会对它浸入水中后的最终状态有影响。于是他们用若干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实心物块和足够的水进行试验,并把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下表中: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时,物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浸入水中实心物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3)小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数据有限,得到的初步结论未必足以使人信服,应该用更多的实验数据进行验证,于是他决定进一步研究密度范围在千克/米3左右的实心物块浸入水中。
(4)上述6组实验中,受到水的浮力最小的物块是(填编号)。

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其实验步骤如下:

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N。
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cm。
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1)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和
(2)此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是__________ cm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大气压强为Pa。
(3)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很大,对此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 __________。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在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时,某同学按下图所示的顺序进行实验:

(1)你觉得最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2)图乙所示的步骤中,石块浸没时所受的浮力该时刻桶中水所受的重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试管中装有适量的碎冰,按图甲组装时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碎冰充分接触,但不能碰到
(2)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BC段的物质处于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得到图象中的DE段,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填“能”或“不能”)沸腾,是因为

下面是小滨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过程: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滨应按照(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滨的操作如图所示,请指出小滨的错误之处:
(3)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滨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时间/min

8
9
10
11
12
13
14

温度/℃

96
97
98
98
95
98
98

(4)改正数据后,小滨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5)小滨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合理即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