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想测量标有“ 2 . 5 V ”小灯泡的电阻,请解答下列问题: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2)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最  端。(选填“左”或“右” )

(3)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但灯泡不亮,原因可能是  

A .小灯泡断路 B .小灯泡短路

C .滑动变阻器断路 D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过大

(4)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电压 ( V )

1.0

1.5

2.0

2.5

电流(A)

0.14

1.00

0.25

0.30

电阻 ( Ω )

在分析实验数据时,发现一个数据有明显的错误,这个数据是  ;若此错误是看错电表量程导致的,则该数据的正确值应是  

(5)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Ω

(6)实验完成后,分析数据发现,小灯泡电阻呈逐渐增大趋势,其原因可能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实物的电路连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

(1)在测物体的长度时,两种使用方式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图,铅笔的长度应为__________cm。
(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25.98 cm、26.00 cm、26.02 cm、26.42 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_,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_____。
(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由甲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实验前,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时要求三者中心在 ,这样做的目的是
(3)当把凸透镜放置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的中央恰好得到蜡烛清晰的像,此时的像是
的实像。
(4)此时将烛焰向凸透镜方向移动,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 (“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5)将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现用不透光的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盖住,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 (填字母)。
A.像的上半部分消失
B.像的下半部分消失了
C.像还完整,只是变暗了
(6)蜡烛随时间被烧得越来越短,为了更好的观察成像情况,可以将凸透镜 移动和光屏 移动(均选填“向上”或“向下”)。

如图所示,小郭同学探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w面的操作:

(1)将纸板B向后折,将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这表明
(2)若将入射光线EO远离法线,则反射光线OF (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
(3)入射光线为EO,反射光线为OF,若让一束光沿FO射入,我会发现反射光线沿 方向反射,这说明了在反射现象中,

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要比较像和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还应选用的测量工具是
(2)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3)选用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关系。
(4)在平面镜后方放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5)在实验中,蜡烛B与蜡烛A的像无法完全重合,这是因为

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4.5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40Ω 1A)、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电表、开关和导线。如图甲是未连接完整的实物电路。

(1)请将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处于 状态,滑动变阻滑片要位于 端(选填“A”或“B”)。
(3)小亮同学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故障可能是
A.电流表坏了 B.滑动变阻器短路 C.电阻R1开路 D.电阻R1短路
(4)小亮同学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当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A。当滑片P向B端移动,则电流表示数将 ,电压表示数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
(5)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有 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