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检查器材时,在电流表的左侧观察到指针恰好指在零刻度线处,如果直接用该电流表测电流,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2)如图所示,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请在该导线上打“ ”,然后画正确的连线。
(3)选择 的定值电阻,正确连接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最 端(选填“左”或“右”)。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为 。
(4)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将 电阻换成 电阻,继续实验,为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 不变,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滑片。
(5)实验结束后,小明利用图丙所示原理,制作了简易电流表:导体可以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左右滑动(轨道电阻忽略不计),导体与水平弹簧相连,弹簧由绝缘材料制成,整套装置处于竖直方向的均匀磁场中。电流表接入电路前,弹簧不受力,在导体与轨道的接触点处画一个刻度线,标记为“ ”。当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导体受到磁场力的方向水平向右,电流每增加 ,磁场力就增大 ,弹簧就伸长 ,在导体与轨道的接触点处就增加一个刻度线,相邻两个刻度线之间的长度表示“ ”的电流。当弹簧被拉伸至最大弹性限度时,弹簧的弹力为 ,则该电流表的量程为 .若用此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发现弹簧被向左压缩,原因可能是 。
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所示。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
(2)当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他听到的手机铃声的情况是:。
(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
晴天正午,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光斑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光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对此他们马上进行了探究。他们猜想光斑形状:(共7分)
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
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
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a(选填 “合理”或“不合理”)。
(2)为进行探究,他们制作了甲、乙、丙、丁四张带孔卡片,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卡片中小孔的尺寸均为3mm,甲、丙、丁卡片中大孔的尺寸均大于2cm,且丙、丁卡片中大孔尺寸相同。在进行探究时,他们在地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透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
若让你在甲、乙、丙、丁四张卡片中选择一张卡片来证实“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应选用卡片_____。
在探究“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是否有关”时,小明选用甲卡片进行实验探究,发现白纸上得到四个圆
形光斑,由此得出“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无关”的结论,这结论(选填“可靠”或“不
可靠”)。若由你进行探究,你将如何设计带孔的卡片?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孔的形状。
(3)通过探究,他们得到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通过小孔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像,通过大孔形成的光斑不是像 |
B.小孔形成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大孔形成的光斑与大孔的形状有关 |
C.小孔和大孔所形成的光斑,其大小均与孔到地面的距离有关 |
D.不管光斑是不是像,它们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为以下实验步骤排序:(每空1分,4分)
a.移去蜡烛B,在B的位置上教一光屏,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蜡烛的像
b.点燃一支小蜡烛A,竖直立在玻璃板前面。将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面,移动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c.记下蜡烛A和B及玻璃板的位置
d.移去玻璃板、蜡烛A及光屏,用直线连接A和B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玻璃板位置的距离。
(1)以上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2)步骤a中,观察光屏上有无蜡烛的像,这样做的目的是。
(3)若将显示时间为的电子时钟放在平面镜前,则在平面镜中看到时钟显示的时间是。
(4)请你列举一个平面镜在我们生活中应用的事例。
小唐了解到电视机遥控是通过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来传输信号的。他想进一步了解红外线是否具有可见光的某些传播规律,进行了探究:
实验一:在遥控器前面分别用相同厚度和大小的硬纸板与玻璃板遮挡,保持遥控器方向、遥控器和电视机的距离相同,多次按下遥控器的“开/待机”按钮,发现用硬纸板遮挡时不能控制电视机,用玻璃板遮挡时能控制电视机。
实验二:将遥控器对准天花板,调整遥控器的方向并多次按下遥控器的“开/待机”按钮,发现遥控器处于某些方向时能控制电视机。
(1)小唐进行实验一所探究的问题是。(2分)
(2)实验二现象能证明( )。(2分)
A.红外线遇障碍物会发生反射
B.红外线反射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及凝固的规律”时,小琴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表格数据
并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6分)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石蜡的温度/℃ |
59 |
54 |
50 |
47 |
45 |
44 |
43 |
42 |
海波的温度/℃ |
61 |
56 |
51 |
48 |
48 |
48 |
46 |
45 |
(1)在两个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和。
(2)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海波是,石蜡是(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的依据是。
(3)在这个过程中,海波和石蜡都需要热量(填“吸收”或“放出”),这个过程是。(填物态变化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