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丽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分别做了甲、乙、丙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次数 |
钩码所受的重力 |
提升高度
|
拉力
|
绳端移动的距离 |
机械效率 |
1 |
2 |
0.05 |
1.0 |
0.15 |
|
2 |
4 |
0.05 |
1.7 |
0.15 |
|
3 |
6 |
0.05 |
① |
0.15 |
② |
(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
(2)表格中编号①处数据应为 ,编号②处数据应为 。
(3)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 有关。
(4)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艾学习”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用测力计测出小金属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G
B.将适量的待测液体倒入量筒中,读数为V1
C.将测力计下面所挂小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里的液体中,静止时测力计读数为F1
D.记下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量筒内液面处读数为V2。
E.快速提起液体中的小金属块,读出此时测力计示数为F2和量筒液面处读数为V3。
问题:(1)为减少误差,合理的实验顺序编号为 ;
(2)用实验步骤中的测量值符号(和g)表示该液体的密度ρ= 。

为了探究不同情形下小灯泡的灯丝电阻,某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甲电路图。小灯泡上标有“2.5V,0.25A”,没有找到滑动变阻器而用三个定值电阻代替,开关是旋转式单刀三掷开关。

(1)按图甲的设计在图乙中加画一根导线;
(2)当图乙连线完毕后,将开关旋转至某个接触点时,电表盘面出现了图丙指示,则此时读数为 V;
(3)同学们发现,随着小灯泡两端电压下降,灯丝电阻减小,这是因为 。
小明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在连接电路的过程,开关应始终 (选填“断开”或“闭合”)。
(3)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能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小灯泡都很暗,且两表示数不变,则出现该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4)改正电路后,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1.5V,为测灯泡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 端(选填“C“或“D”)移动。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额定功率P= W。
(5)若把实验中的灯泡换成一个定值电阻,还可以探究 的关系。(选填“A”、“B”或“AB”)
A.电流与电阻 B.电流与电压。
小明在复习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时:
(1)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 ;
(2)调节完毕后,在杠杆A 点挂3 个相同的钩码如图甲所示,在杠杆B 点应挂 个相同的钩码才能使杠杆恢复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A、B两点下方所挂钩码各取下一个,那么杠杆 (选填“左或“右)端下降;
(3)小明测出一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同组的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 ;
(4)测定油箱油量的装置应用了杠杆如识( 如图乙),当油面下降时,变阻器R 连入电路的阻值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将图中电流表换成电压表表示油量的多少,则电压表接在 (选填“R0”或“R”)两端时,电压表示数越大,表示油量越多。

小芳在复习力学实验时,重温了部分实验,于是她选做测量苹果醋的密度,
(1)她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她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
B.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0g;
C.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苹果醋,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苹果醋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苹果醋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g;
D.她将烧杯中的苹果醋倒入量筒中,量筒内液面静止时苹果醋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2)小芳算出苹果醋的密度ρ= kg/m3。
(3)同组的小明认为,小芳这种方法测出苹果醋密度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只需对小芳的实验步骤进行调整,就可减小实验误差,小明调整后的实验步骤为 (填序号)。
(4)小芳又设计了用浮力知识测量苹果醋密度的实验,她找来了弹簧测力计。小铁块、细线。她先用弹簧测力计称出了小铁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G,然后将小铁块浸没在苹果醋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已知铁的密度为ρ铁,则苹果醋密度的表达式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