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用焦距为 10 cm 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调整器材高度时,应  (填“点燃”或“不点燃” ) 蜡烛。

(2)器材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 的成像特点相同。

(3)将蜡烛移动至 20 cm 刻度处,应将光屏移动到  (填序号)范围的某一位置才能再次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

A . 50 cm ~ 60 cm

B . 60 cm ~ 70 cm

C . 70 cm ~ 80 cm

(4)将蜡烛移动至 45 cm 刻度处时,取下光屏,从凸透镜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放大的  (填“虚”或“实)像。

(5)张老师用发光二极管制作了一个“ F ”形光源(如图乙)代替蜡烛放在 30 cm 刻度处,则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应该是图丙中的  (填序号)。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做"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同学们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根据猜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实验:

(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   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如图甲所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

(2)通过比较   两图,可验证猜想①;通过比较   两图,可验证猜想②。进一步归纳得出结论:接触面所受的压力越   (选填"大"或"小" ) ,接触面越   (选填"光滑"或"粗糙" ) ,滑动摩擦力越大。

(3)有同学提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与接触面积有关,于是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

A.

A . 将木块竖直切去一半,如图丁,重复(1)的操作过程,比较图甲和图丁

B.

B . 将木块侧放,如图戊,重复(1)的操作过程,比较图甲和图戊

你认为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选填" A "或" B " )

为探究导体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某同学利用同种合金材料制成的 a b c 三条电阻丝(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进行实验, a b 长度相同, b c 粗细相同,如图1所示。连接电路,分别接入电阻丝 a b c ,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三次示数如图2所示。

(1)根据示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电阻大小不仅跟导体横截面积有关,还跟导体   有关。

  电阻丝的阻值最小(选填" a "" b "" c " )

(2)该同学更换了电源和电流表,添加了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设计了图3(甲 ) 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阻丝的电阻。

①图3(乙 ) 是根据图3(甲 ) 连接的实物图,请在错误的导线上打" × "并连接正确。

②闭合开关后,当滑片 P 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 ;当滑片 P 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1 . 2 V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 R a =    Ω ;接着他多次改变滑片位置测量 a 电阻丝的电阻值,并求出平均值 R a ' ,其目的是   

③若电源电压为 6 V R a ' = R a 且保持不变,要使图3(乙 ) 连接方式中各电路元件安全,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应不小于    Ω

课外兴趣小组在"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

(1)如图甲所示,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发现天平水平平衡时游码未归零,将游码归零后,为使天平水平平衡,应向   (选填"左""右" ) 调节平衡螺母。

(2)调节水平平衡后,进行以下实验操作:

①测得空烧杯的质量 m 0 = 33 . 4 g

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待测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 1 ,如图乙所示 m 1 =    g

③将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体积 V ,如图丙所示 V =    c m 3

④待测液体的密度 ρ =    kg / m 3

(3)实验结束后,爱思考的小敏指出,以上实验过程中,烧杯中会残留部分液体导致所测密度   (选填"偏小""偏大""不变" ) ,于是她提出另一种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案。实验器材有弹簧测力计、细线、金属块(不吸水、不沾水)、两个烧杯、足量的水和待测液体。简要步骤如下:

①分别往两个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和待测液体;

②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测力计示数记为 F 1

③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未接触烧杯底和烧杯壁),静止时测力计示数记为 F 2

④将金属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未接触烧杯底和烧杯壁),静止时测力计示数记为 F 3

⑤待测液体的密度 ρ =   (用 ρ 及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小虹利用弹簧测力计、实心圆柱体物块、烧杯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虹提出如下猜想,设计并进行了实验。

猜想 a :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 b :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 c :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1)小虹确定了测量浮力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先测出物体的重力 G ,接着将物体浸入液体中静止时,读出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 F ,可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 F 。其测量原理利用了   

A.

A . F G 是一对平衡力

B.

B . F G 是相互作用力

C.

C . F F 是相互作用力

D.

D . F F G 是一组平衡力

(2)小虹的操作步骤及测量数据如图所示。

由测量数据可得: B 步骤中圆柱体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    N

(3)分析图中 A 步骤与   步骤的数据,可以验证猜想 a 是错误的。(填出步骤的序号)

(4)进一步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之后,利用如图的测量数据,还可以计算出其它一些物理量(水的密度已知)。下列物理量中不能计算出的是   

A.

A . 物块的体积

B.

B . 物块的密度

C.

C . 盐水的体积

D.

D . 盐水的密度

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实验中:

(1)小罗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她选用的电源电压是 3 V 。关于小灯泡规格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 没有限制,可以任意选取

B.

B .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必须为 3 V

C.

C . 小灯泡的规格应该不同

D.

D . 必须保证小灯泡的额定电流相同

(2)小罗同学将电流表接在 A 处,闭合开关,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她的电流表量程选择正确吗?答:   

(3)在得出实验结论时,我们将图甲中 A B 处的电流称为支路中的电流, C 处的电流称为   电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