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各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 (    )

A.

常见做法

目的

高山上用高压锅做饭

升高沸点

家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

避免人体触电

拉开弓把箭射出

利用弹性势能

B.

家用电器

物理原理

电饭锅

电流的热效应

电风扇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电吹风

电磁感应

C.

日常现象

物理知识

冬天玻璃窗户上的“冰花”

凝固

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热

热传递

汽车急刹车时人向前倾倒

惯性

D.

能量转化

应用实例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蓄电池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动机

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内燃机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理常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不计绳重与摩擦,且动滑轮重G小于物重G,用它们分别将物重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F,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η。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F B.F>F C.η D.η

小春同学想模拟同一艘轮船在海洋和河流中的沉浮情形。她将小铁块B固定在木块A上面代表“轮船”,用相同烧杯盛装等质量的水和盐水代表“河流”和“海洋”,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第一次将AB放在水中,发现A的上表面恰好与液面相平,第二次放在盐水中,发现A的上表面露出了液面,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由模拟实验可知,轮船由河流航行到海洋将下沉;
B.AB在水中悬浮,在盐水中漂浮;
C.AB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于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
D.两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相等

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

A.图中Ⅰ区域,箭头水平向右;
B.图中Ⅱ区域,箭头水平向右;
C.图中Ⅱ区域,箭头方向向左斜上方;
D.图中Ⅰ区域,箭头方向向右斜上方。

如图,甲、乙两人同时从A点出发沿直线向B点走去。乙先到达B点,然后返回,在C点遇到甲后再次返回到达B点后,又一次返回并D在点第二次遇到甲。设在整个过程中甲速度始终为v,乙速度大小也恒定保持为9v。如果甲、乙第一次相遇前甲运动了S1米,此后到两人再次相遇时,甲又运动了S2米,那么S1:S2为:

A.5:4; B.9:8;
C.1:1; D.2:1。

如图所示,小仪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C.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