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
(1)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①某同学用质量已知的钩码进行实验,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的 关系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由此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 比。
②他又正确测量了一个木块的质量和重力,并在同一坐标系中正确描点得到点 ,如图所示。点 不在直线 上的主要原因是 。
(2)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如图所示,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小车在水平面上由于受到阻力,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去掉木板上的棉布,再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运动的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减小,滑行的距离增大。
进一步推理:如果运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 。通过上述实验和推理可得: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装置和数据记录表如下:
次数 |
钩码重力 |
钩码上升的高度 |
绳端拉力 |
绳端移动的距离 |
机械效率 |
1 |
2.0 |
0.10 |
0.9 |
0.30 |
|
2 |
2.0 |
0.15 |
0.9 |
0.45 |
|
3 |
2.0 |
0.20 |
0.9 |
0.60 |
|
4 |
4.0 |
0.20 |
1.6 |
0.60 |
①第4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 。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利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同一物体,物体上升的高度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提升不同的物体,物体的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
为了测量一个标有“2.5V 0.625W”小灯泡的电阻,小雄连接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图中电压表还没有连入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作为导线,将电压表正确地连入电路中。
(2)实验前,他发现电路中还有一处连接不恰当,请你指出________________。
(3)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在________端。(选填“A”或“B”)
(4)正确连接电路,经检查无误后,小雄分别测出了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5V、2V、2.5V,计算出对应的电阻R1、R2、R3。然后用R1、R2、R3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V时的电阻。他的做法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5)这个小灯泡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________Ω。
新学期开学,八年级学生领到了新的物理课本.
(l)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出课本的宽度是 cm.
(2)一本书的质量为240g,将它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480cm2,它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帕?(g取10N/kg)
(3)将书由平放改为立放,如图乙所示,它对桌面的压强如何变化?写出判断的依据,
图甲是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物图,所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20Ω 1A”,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待测电阻Rx的阻值约为10Ω.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完成实物电路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2)正确连接电路后,若甲图中导线a内部断路,其余均完好,闭合开关,观察两只电表的示数,发现 .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丙所示,则Rx的阻值为 Ω。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l)将物体A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运动,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2)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得到了正确的结论,
①下列各种现象中,利用了该实验结论的是 (选填字母).
A.汽车在结冰的路面行驶时,在车轮上缠绕铁链
B.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
C.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
②甲图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1,乙图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2.实验过程中,关于v1和v2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
A.v1一定大于v2B.v1一定小于v2
C.v1一定等于v2D.v1可以大干、等于或小于v2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利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玻璃板、棉布和小车,如图所示.
(l)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开始下滑,使小车每次进入水平部分时 大小相等.
(2)下面是记录实验情况的表格,请将其中(a)、(b)两项内容补充完整,
实验序号 |
水平部分材料 |
(a) |
(b) |
① |
|||
② |
|||
③ |
(3)牛顿第一定律是由此实验直接得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