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物中,小灯泡标有“ ”,滑动变阻器标有“ ”,电源电压 。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甲所示电路,将图乙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小灯泡变暗。
(2)小明同学负责实物连线,他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时,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小明连线过程中肯定出现的错误是 。
还可能出现了以下错误中的 (填字母序号)。
.电压表串联在了电路中
.电流表并联在了小灯泡两端
.连接滑动变阻器时,用了 、 两个接线柱
.连接滑动变阻器时,用了 、 两个接线柱
(3)小灯泡熄灭后,发现电压表有示数,该示数接近 。
(4)更换上完全相同的小灯泡,正确连好电路,通过完全正确的操作获得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电压 |
2.0 |
3.0 |
3.8 |
4.2 |
电流 |
0.33 |
0.34 |
0.40 |
0.42 |
小灯泡亮度 |
不亮 |
较暗 |
正常 |
较亮 |
小灯泡电阻 |
6.0 |
8.8 |
9.5 |
10.0 |
由表中数据可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功率为 。
从表中数据还可以看出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 。
(5)小明还想测量小灯泡不亮时的电阻,但是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也不能低于 .经过分析,至少有两种方案可行:一是,其它条件均不变时,换用总阻值较 的滑动变阻器;二是,其它条件均不变时,换用电压较 的电源。
小刚骑车时发现,不踩踏脚板,自行车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尝试后猜想:自行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道路表面的粗糙程度和自行车的初速度有关.为检验自己的猜想,他在水平木板桌面上搭成一斜面,用小球做实验,并用毛巾、棉布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表面滑行距离与小球初速度的关系,小刚先后将小球从斜面 (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处释放,记录小球在 (选填“相同”或“不同”)表面上滑行到静止的距离,三次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2)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表面滑行距离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小刚将先后将小球从斜面上的 (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处释放,三次实验中小球最后静止时如图所示:
(3)综合以上(1)(2)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自行车的初速度越大,道路表面越光滑,自行车滑行的距离越 。
(4)小刚发现,本实验的装置、做法与探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实验的装置、做法有相似之处,结论可能也有相通之处.你认为实验(1)能否用于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实验(2)能否用于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
如图所示是“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装置。实验过程中必须 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小明同学做了3次实验,第3次实验的拉力读数如图所示,若钩码的重为3N,则拉力的大小是 N,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
下面是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重0.5 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A点处挂4个钩码, B点处应挂_______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若两边同时都多挂上一个钩码,则杠杆的_______(填“左”或“右”)端下沉;把B点处的钩码取下,在B点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_______N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仍要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拉力F的大小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 。
(3)小王又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不考虑杠杆重力的影响,发现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仍然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等_____ N。
在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 ;
(3)对比 两图,可以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是否正确,并叙述理由: 。
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液体 的关系;根据A与E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 N。
(2)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 ,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深度 。
(3)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