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聪学习了固体压强后,爱动脑筋的他想探究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液体内部压强究竟有哪些特点,小聪进行了大胆猜想:
猜想1:液体内部可能有压强
猜想2: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可能与方向有关
猜想3: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深度有关
猜想4: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小聪在老师的帮助下找来了一些实验器材,设计并完成了实验探究。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前,要通过调试,使压强计 形管两边的液面 ,小聪在调试时发现,用手指不论是轻压还是重压探头的橡皮膜时, 形管两边液面几乎没有变化。如图所示,说明该压强计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为了验证猜想1,小聪把探头放入水中,再观察压强计 形管两边液面是否有 来判断探头处是否受到水的压强。
(3)在验证其余猜想的过程中,小聪收集到如下表中的数据,根据表中的数据:
序号 |
液体 |
深度 |
压强计 |
|
橡皮膜方向 |
液面高度差 |
|||
1 |
水 |
20.0 |
朝上 |
18.5 |
2 |
朝下 |
18.5 |
||
3 |
朝左 |
18.5 |
||
4 |
朝右 |
18.5 |
||
5 |
40.0 |
朝上 |
36.8 |
|
6 |
60.0 |
朝上 |
54.6 |
|
7 |
酒精 |
60.0 |
朝上 |
43.5 |
①比较序号1、2、3、4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②为了验证猜想3,小聪完成的实验操作应该是表中序号为 的实验。
③比较序号6、7两组数据,可得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 有关。
(4)小聪在实验中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有转换法和 法。
小明在学习地面附近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成正比后,于是他猜想月球表面附近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是不是成正比?他考虑了一个方案,以后一旦登上月球,按设想的方案做实验,小明的设想中:
(1)需要带的仪器有哪些?
(2)小明设计了如下记录表格,其中第一列的第三行中你考虑一下应填什么内容?
钩码的质量m(千克) |
|||||
钩码的重力G(牛顿) |
|||||
(3)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为G=mg,在地球上,可取g=10N/kg,在月球上,计算物体在月球上所受的重力大小,g月的取值比10N/kg是大,还是小?说出你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理由。
.要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桌上有下列器材:天平及砝码,金属块,量筒,细线,水,空烧杯,刻度尺,盛有盐水的烧杯。
(1)需用的器材是。
(2)可供参考的实验步骤是:
A.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
B.用天平称出剩余盐水及杯的总质量m2 |
C.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体积V。 |
D.用天平称出盛有盐水的烧杯的总质量m1 |
E.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3
你认为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3)用上述测出的量写出的盐水密度计算式是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某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可能的原因。(写出2个可能原因)
(2)有2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4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请分析以下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写出2个结论)
第一小组 |
第二小组 |
|||||||
1 |
2 |
3 |
4 |
1 |
2 |
3 |
4 |
|
凸透镜焦距/cm |
14 |
14 |
14 |
14 |
16 |
16 |
16 |
16 |
物距/cm |
40 |
30 |
20 |
12 |
40 |
30 |
20 |
12 |
像距/cm |
22 |
26 |
47 |
27 |
34 |
80 |
||
像的正、倒 |
倒立 |
倒立 |
倒立 |
正立 |
倒立 |
倒立 |
倒立 |
正立 |
像的大、小 |
缩小 |
较小 |
放大 |
放大 |
缩小 |
较小 |
放大 |
放大 |
像的虚、实 |
实像 |
实像 |
实像 |
虚像 |
实像 |
实像 |
实像 |
虚像 |
(3)凸透镜的折光能力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请你就此问题作出猜想并通过分析表中数据说明理由。
“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俗语。通过学习有关物理知识,两同学对此发生了分歧:甲同学认为,打遮阳伞与在大树底下一样凉爽,因为都没有受到阳光的直射,起到了遮阳的效果;而乙同学却认为,大树底下比遮阳伞下要凉爽,这是人们的经验。
(1)你支持谁的观点?支持的理由是什么?
(2)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明实验,来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辩。(要求写出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得到下列的实验记录表格:
时间/min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温度/℃ |
……90 |
91 |
92 |
93 |
93 |
90 |
93 |
93 |
93 |
93 |
(1)从数据看,第_____min的数据有明显错误,这个数据偏_____(填“高”或“低”)。
(2)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的沸点为_____℃。停止加热后,水将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
(3)图13所示的是甲、乙两杯水被加热时水中气泡上升的情形,其中_____可能是水沸腾时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