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 保持不变,规格为“ ”、“ ”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阻值为 、 、 、 的电阻各一个。
(1)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在实验过程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某点时,两电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电流表的示数为
(3)小明将 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对应的几组电表示数,此过程小明实际探究的问题是电流与 的关系。
(4)小明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一。他在分析数据时发现,不能得出教科书上“通电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大小成反比”的结论,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未控制电阻 的 不变。
表一
实验次数 |
电阻 |
电流 |
1 |
10 |
0.30 |
2 |
20 |
0.50 |
3 |
30 |
0.20 |
表二
实验次数 |
电阻 |
电流 |
1 |
10 |
0.60 |
2 |
20 |
0.30 |
3 |
30 |
0.20 |
4 |
40 |
0.15 |
(5)表二为小慧记录的“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数据,据此可推测,她选用的是本题中规格为“ ”的滑动变阻器。
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刻度是_______g/cm3,容器的质量是g。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液体体积V/cm3 |
15 |
22 |
50 |
80 |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g |
67 |
72.6 |
95 |
119![]() |
用托盘天平测量铜块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测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铜块的质量为g.
小明注意家里摆钟的钟摆在有规律地摆动,经认真观察发现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刚好是1秒,就想:是不是所有的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都是1秒呢?于是,他请教了物理老师,知道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叫做周期,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设计如图所示的单摆(即细绳下系一小钢球)进行探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从表中数据可知,单摆的摆长l越长,
周期T越(选填“长”或“短”)。
(2)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右图中作出单摆周期的平方T2与摆长l的关系图像。
(3)分析右图所示图象,可知实验中用的单摆周期的平方T2与l成关系。
(4)由表中实验记录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时间比较短,直接测量摆动一次的时间误差比较大。你认为小明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是怎么做的?
(5)生活中若摆钟走慢了,应如何调整钟摆的长度?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最后两空填“左”或“右”)
上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
动力F1/N |
动力臂L1/c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1 |
1.5 |
10 |
1 |
15 |
2 |
1 |
20 |
10 |
|
3 |
1 |
20 |
1.5 |
10 |
(1)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2)小明的第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
.小明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序号 |
液体 |
深度/cm |
橡皮膜方向 |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
1 |
水 |
5 |
朝上 |
4.9 |
2 |
水 |
5 |
朝下 |
4.9 |
3 |
水 |
5 |
朝侧面 |
4.9 |
4 |
水 |
10 |
朝侧面 |
9.7 |
5 |
水 |
15 |
朝侧面 |
14.6 |
6 |
酒精 |
15 |
朝侧面 |
11.8 |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比较序号为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⑵比较序号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⑶比较序号为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的压强与密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