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分别标记出小车在水平面的毛巾、棉布、木板表面的停止位置。
(1)小车在相同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
(2)标记 是小车在 (选填“毛巾”、“棉布”、“木板” 表面停下来的位置,分析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慢” ;
(3)在此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可知观点 (选填“ ”或“ ” 是正确的;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相同水平面滑行的距离,可以探究小车的重力势能与 有关。
如图甲所示,是嘉怡同学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是嘉怡同学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嘉怡同学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
。
我区是一个重要的粮食产地,秋收之后要将粮食储存,小董同学想知道这一个容积为粮仓能装多少质量的稻谷。他取了一小包稻谷作样品,进行了以下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如图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选填“左“或“右”),直至天平平衡。
(2)取适量稻谷倒入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使天平重新平衡。如图所示,则稻谷质量为g。将这些稻谷倒入量筒中压实,测出它的体积。如图所示。
(3)这个粮仓大约能装t的稻谷。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所用小灯泡上标有“3.8V”字样。
(1)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滑动变阻器的端,开关应当。若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快速打到左边无刻度处,这是由于电压表。
3)右下表是在实验中测出的三组数据,由表中数据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次数 |
电压U/V |
电流I/A |
灯泡亮度 |
1 |
3.0 |
0.36 |
偏暗 |
2 |
3.8 |
0.4 |
正常 |
3 |
4.5 |
0.42 |
偏亮 |
(4)若在实验中小灯泡的灯丝突然烧断了,则电压表的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小红根据测得的三组数据求出各次电阻值,发现小灯泡三次的电阻值并不相同,其原因是。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随着加热过程,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某同学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9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⑴根据记录在图中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2)在此情况下水的沸点为。
(3)由实验现象归纳水沸腾时的特点:。
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其老师引导学生作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1: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3: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图中是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器材,演示板上固定了四条金属电阻丝,a、b、c三条长度均是1m,d的长度是0.5 m;a、b的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a、c的材料相同,但c的横截面积大于a;a、d的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
(1)在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可依次把M、N跟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
(2)依次把M、N跟a、d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a、d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的关系,其结论是:.
(3)以上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被称法.试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再列出两例用这种方法研究的问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