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在与外界没有热传递的条件下,物体内能的增加量与外界对物体做功多少相等。为了验证此规律,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容器里装一定质量的水,中间装上带有叶片的转轴,转轴上绕上绳子,绳子另一端通过滑轮与一重物相连,当重物下降时,绳子拉动转轴转动,带动叶片旋转,使容器里的水温度升高,结合水的比热计算出水中增加的内能。以此验证水的内能增加量与重物的重力做功多少是否相等。
(1)为了完成此实验,除已提供质量的电子天平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2)兴趣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水内能的增加量小于重物做功的大小,请写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种原因 。
(3)改进实验后,获得那如表数据,规律得到验证。
实验序号 |
重物质量(千克) |
下降高度(米 |
升高温度 |
1 |
20 |
5 |
0.5 |
2 |
20 |
10 |
1.0 |
3 |
20 |
15 |
1.5 |
4 |
10 |
10 |
0.5 |
5 |
30 |
10 |
1.5 |
6 |
40 |
10 |
2.0 |
若使容器内相同质量水的温度升高 ,则25千克的重物需下降 米。

综合实验(可以配图说明):
要验证“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请完成实验设计方案,要求用上给定的所
有器材。
| 器材 |
天平,弹簧测力计,体积相同的铝块、铁块和铜块各一个 |
||||||||||||
| 实验 步骤 |
|
数据记录表格 |
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串联电路的结构和特点
| 过程现象 |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两灯都发光;断开开关,两灯都不发光。把开关改接到B、C处,重复实验,现象相同。 |
![]() |
| 结论 |
在串联电路中,开关可以控制____.开关位置改变,其控制作用 |
(2)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 电路 |
请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
||
| 表格图像 |
① 在电流表表盘上填画第3次实验中电流表所选的接线 ② 根据表中数据,用描点法画出电阻R的I-U图象 ![]() |
||
| 方法 |
用一个定值电阻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
| 问题讨论 |
如图所示,发现电磁铁甲比乙吸引铁钉多,说明在 一定时,外形相同的电磁铁,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通过电磁铁吸引铁钉的多少来判定它的磁性强弱,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 |
|
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测量平均速度:
| 过程表格 |
如图所示,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不变,分别测出小车通过全程AB和上半程AC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计算出相应的平均速度。实验数据如下:![]() |
| 结论方法 |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2)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 过程 |
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先后滑到三种不同水平面上,其中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状态改变得最___ |
![]() |
| 作图 |
请画出小车沿斜面下滑时的受力示意图 |
|
| 结论方法 |
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将保持状态,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出结论,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
| 问题讨论 |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分别在以上三种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在 _表面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大,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
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l)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 过程 |
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____。增大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重复实验。 |
![]() |
| 结论: |
物体振动得越 ,音调越低。 |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猜想 |
小雨猜想凸透镜只能成实像不能成虚像 |
| 过程 |
叶子姐姐认为小雨的猜想不对,于是进行如下实验:将焦距是lOcm的凸透镜固定在图示位置,将蜡烛分别放在a、b、c处,移动光屏都能得到烛焰清晰、倒立的像,其中在b处所成的像是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将蜡烛放在d处,在光屏上得不到烛焰的像,于是她让小雨撒去光屏,透过凸透镜观察到一个(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像。这就证明小雨的猜想是不全面的。![]() |
| 程序 |
提出问题——猜想—— —— 得出结论 |
| 问题讨论 |
将实验中的凸透镜换成玻璃板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运用的科学方法 。将蜡烛放在b处时,发现像成在图中70cm处,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 |
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铁钉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实验中是通过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来显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增多,说明电流越,电磁铁磁性越强。
(2)根据图示的情景可知,电磁铁甲的上端是极;电磁铁(填“甲”或“乙”)的磁性较强,说明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电磁铁磁性越强;实验发现被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是分散的,其原因是大头针被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