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甲,浩浩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如图乙,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为           cm

(2)实验时,小车每次都滑到水平面上运动,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一对          ,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阻力 ( f ) 的作用。(即合外力 F = f )

(3)对比甲图可知:小车所受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就越远,速度减小的就越         ,如果阻力为零,小车将        

(4)浩浩评估实验时发现,本实验还可以探究物体速度变化快慢与阻力(合外力)的定量关系,在老师的指导下,他用类比的方法联想到:物体运动的快慢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用速度 v 来表示,那么速度变化快慢就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之比,用加速度 a 来表示,他重新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下表所示数据:

物理量

次数

水平

接触面

小车质量

m / ( kg )

初速度

v 0 ( m / s )

末速度

v 1 ( m / s )

减速所用

时间 t ( s )

速度减小快慢 a ( m / s 2 )

阻力

f ( N )

1

毛巾

0.04

1

0

0.1

10

0.4

2

棉布

0.04

1

0

0.2

5

0.2

3

木板

0.04

1

0

0.4

2.5

0.1

对数据进行定量研究,分析可知:同一物体速度变化快慢(a)与阻力 ( f ) 的关系式为            

(5)交流讨论时,薇薇说:高速路上,满载的大货车很难停下来,而小轿车却容易得多。试猜想,速度变化的快慢(a)可能还与        有关。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小组三位同学通过实验研究铅笔芯的电阻。实验器材有:若干型号的铅笔芯,电源、电流表、电压表、若干导线、电键、小灯泡。他们的研究过程如下:

⑴把图(a)所示的铅笔芯分别接入图(b)所示的A、B之间。他们判断铅笔芯的电阻大小是根据(13
⑵小华猜测:铅笔芯的电阻大小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小柳猜测:铅笔芯的电阻大小可能与导体的粗细有关;小琦发现HB、6B铅笔芯的软硬不同,于是猜测:铅笔芯的电阻大小可能与其软硬程度有关。
①若要证实自己的猜测,小华应选择下表中实验序号(14)进行实验,小柳应选择下表中实验序号(15) 进行实验。
小琦则把图(a)中的A(HB)、E(6B)铅笔芯接入电路进行实验,你认为小琦的做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16
②为了较准确地测出铅笔芯的电阻,请在上面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用2B铅笔绘画)(17);并将表格中的第一行的栏目补充完整。其实验原理是(20

在研究浮力时,某同学用甲、乙两种液体做了如图24所示的实验。其中图(a)、(b)和(c)的实验,研究的是(10。图(a)、(c)和(d)的实验,是研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11是否有关,可得出的结论是:(12

在“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小刘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中,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是,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是,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是,测量电流的仪器是。(均选填字母)

为了研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甲、乙两组同学在常温下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分别选用材料不同的若干合金导体研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实验中他们将这些导体分别接在某一恒定电压的两端,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导体的电流来了解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然后将相关实验数据整理后,填入下表中。

小组
实验序号
导体的材料
导体的长度(米)
导体的横截面积
(×10-62
通过导体的电流
(安)

1
镍铬合金
0.1
2
0.3[
2
0.3
6
0.3
3
0.1
3
0.45
4
0.2
6
0.45

5
铁镍铝
合金
0.25
5
0.2
6
0.45
9
0.2
7
0.5
5
0.1
8
0.9
9
0.1

①甲组同学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3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5。乙组同学分析本组记录的实验数据16(选填“能”或“不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②甲、乙两组同学分析比较了实验序号17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常温下,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越大。
③乙组同学进一步综合8次实验中所记录的导体长度及横截面积的大小,并结合相关条件初步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或3与4或5与6或7与8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常温下,18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和3与4或5与6和7与8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常温下,19
(c)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和5与6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常温下,20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