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把一支点燃的蜡烛 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 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 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 和 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多次实验。分别测出 和 到玻璃板的距离,并将现象,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到玻璃板的距离 |
3.50 |
5.00 |
8.00 |
10.00 |
到玻璃板的距离 |
3.52 |
5.00 |
8.10 |
10.00 |
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
相等 |
相等 |
相等 |
相等 |
进一步实验与分析,可以得到结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
(2)小明照镜子时,他从与镜相距 处移动至 处时,他和像之间的距离改变了 ,当他远离镜子移动时,他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待测电阻大约为10Ω,电流表有0.6A、3A两个量程,电压表有3V、15V两个量程。请完成如下问题:(1)本实验中,电流表的量程应选,在连接电路前,开关应;(2)两图是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电压表的读数为V,求得待测电阻的阻值为Ω。
如图为U形管压强计的示意图。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某种液体中慢慢下移时,两管中液面高度差逐渐增大,这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 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应控制的量有液体密度和,而要改变的是的方向。
图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N,此时的示数为N。
以下是小彭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的部分图片。
(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
(2)小彭将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丙所示,将左边部分移开后,发现剩余部分B‘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没有变化,如图丁所示,这是因为压力的作用效果是由和共同决定的。
(3)“在丙图中,如果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将(“变大”、 “变小”或“不变”)
如图所示,是王强同学使用同一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过程中的一个情景.
(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来判断的,这种方法通常称为法。
(2)通过观察比较甲、乙、丙三图所做的实验,可知王强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要探究这个问题,应控制的实验条件。
(3)王强同学如果还要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是否有关,应观察比较 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