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与行是学习物理的核心素养,在一次物理课上,老师演示了甲图所示的一个物理现象,小孙同学由此思考,水的落地点到瓶子的水平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接着他在脑海中构建了这个问题的物理模型,如图乙所示:即实际上问题就是被水平抛出的小球,它的落地点到初始点的水平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经过观察思考并结合课上所学的内容,小孙做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小球落地点到初始点的水平距离 可能与小球的高度 有关;
猜想二:小球落地点到初始点的水平距离 可能与被抛出时的初速度 有关;
然后,小孙选取了一个钢球,利用高度可调的桌子,与比较光滑的斜面组成图丙所示的装置,并进行了实验和相关测量,得到了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同一钢球, |
||
次数 |
小珠高度 |
落地点到初始点的水距离 |
1 |
0.1 |
0.63 |
2 |
0.2 |
0.89 |
3 |
0.3 |
1.09 |
(1)在实验中让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其目的是下列选项中的 (选填“ ”或“ ”);
.使钢球到达桌面的速度不同 .使钢球到达桌面的速度相同
(2)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选填“等效替代法”或“控制变量法”);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猜想 (选填“一”或“二”)是正确的。
在测量额定电压为 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如图1所示的实物电路中。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 端(选填“ ”或“ ” 。
(3)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小灯泡都不发光,且电压表、电流表均无示数。某同学用一根导线排查故障,当把导线的两端分别接在 、 和 、 接线柱上,发现小灯泡两次都发光且电压表均有示数。根据上述现象可判断出电路的故障是 。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如图2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
请回答下列两个光学实验的有关问题:
(1)如图1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用透明的玻璃板和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做实验,是为了方便确定像的 和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如图2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选用可折转的光屏做实验,除了可用它呈现光路外,还可用它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 ;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实验时应多次改变 ,测量出相关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小晶同学利用天平测量一枚订书钉的质量:
(1)她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标尺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她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 调;调节横梁平衡后,她把200枚订书钉放置左盘,横梁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对的刻度如图所示,则200枚订书钉的质量是 ,通过计算可得到一枚订书钉的质量。
(2)她没有用天平直接测量1枚订书钉的质量,是因为 。
如图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图甲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体 的重为 ;把物体 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物体 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
(2)观察乙图和丙图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 无关。
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 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 ",阻值为 、 、 、 、 的定值电阻各1个,电流表量程 、 ,电压表量程 、 。
(1)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电压表量程选择应满足能测量5组数据。
(2)小明将 的电阻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对应的几组电表示数。此过程小明实际探究的问题是 ,其中自变量是 。
(3)要完成预定实验探究任务,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外,另有一个重要作用是 。
(4)如表为另一同学提交的实验数据,林老师指出有的数据不符合实际,你认为不符合实际的是实验次序 的数据,理由是 。
实验次序 |
|
|
1 |
10 |
0.59 |
2 |
20 |
0.30 |
3 |
30 |
0.20 |
4 |
40 |
0.15 |
5 |
50 |
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