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 )
A. |
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 |
B. |
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 |
C. |
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 |
D. |
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 |
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这三次历史性变化是()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③香港回归,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④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最主要的贡献表现在()
A.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 B.正确地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
C.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 D.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显著的特点是()
A.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 B.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 D.新中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是()
A.规定的国家政体不同 | B.只有宪法才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C.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的原则不同 | D.表现的阶级属性不同 |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
A.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B.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彻底完成 |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 D.中国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向前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