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胡佛为应对经济危机,继续增加联邦政府对公共工程建设的投入,鼓励各地扩大在修建水坝、桥梁及清除贫民窟等方面的贷款;允许各州银行实行“银行休假”。上述做法与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差异主要在于( )
A.推行的行政力度不同B.追求的根本目标不同
C.遵循的法律程序不同D.关注的社会问题不同
英国的黑奴贸易通常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图关于“三角 贸易”的示意图中,①处的“商品” 应为
A.黑奴 | B.工业产品 |
C.茶叶、丝 | D.财富、原料 |
有学者研究发现,广东佛山生产的铁器和福建福州生产的漆器,从16到19世纪持续外销南洋和美洲将近三百年。其外部原因是
A.中国工艺水平领先世界 | B.世界市场孕育发展 |
C.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国门 | D.区域经济初现端倪 |
明朝万历年间,在福建地区,“其日番钱者,则银也,来自海舶,上有文如城堞,或有若鸟兽、人物形者,泉(州)、漳(州)通用之”。材料反映了当时
A.泉、漳成为全国外贸中心 | B.福建地区海外贸易发达 |
C.福建银元铸造技术发达 | D.尚未实行“海禁”政策 |
从唐代后期“京夜市宜令禁断”到北宋“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己未不得禁止”的变化,反映了
A.商业发展促使政府调整监管举措 | B.夜市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迅速发展 |
C.古代王朝逐渐放弃抑商政策 | D.北宋统治者比唐代更为民主 |
明朝小说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昔有一人,姓韦名德,乃福
建泉
州人氏,自幼随著大亲,在绍兴府开个倾银铺儿。那老儿做人公道,利心颇轻,为此主顾甚多,生意尽好。不几年,攒上好些家私。”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朝时期
A.福建当地人谋生困难 | B.闽商控制金融领域 |
C.商品经济发展 |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