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称为初级生产量,其中一部分用于自身的呼吸消耗,余下部分称为净初级生产量。表为4个生态系统的研究实例。
类别 |
玉米地 |
荒地 |
湖泊I |
湖泊II |
太阳能利用率(初级生产量/入射太阳能) |
1.6% |
1.2% |
0.4% |
0.1% |
呼吸消耗率(呼吸消耗/初级生产量) |
23.4% |
15.1% |
22.3% |
21.0% |
净初级生产效率(净初级生产量/初级生产量) |
76.6% |
84.9% |
77.7% |
79.0% |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与玉米地相比,荒地的太阳能利用率低,净初级生产效率也低 |
B. |
若入射太阳能相同,上述4个生态系统中,制造有机物质最多的是玉米地 |
C. |
两个湖泊中植物的呼吸消耗率与玉米地的大致相等,但明显高于荒地 |
D. |
两个湖泊的太阳能利用率低,与太阳光穿过水层时损失了部分能量有关 |
小麦的高秆与矮秆是一对相对性状,抗锈病与易染锈病是一对相对性状。让一种高秆抗锈病的小麦与另一种矮秆抗锈病的小麦杂交,得到的后代如右图(已知高秆对矮秆是显性,两对性状遵循自由组合规律)。下列与之有关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一定是显性 |
B.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
C.后代中,矮秆抗病的纯合子占矮秆抗病的1/4 |
D.子代中,高秆抗病的小麦一定是杂合子 |
下列有关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个染色单体 |
B.经过复制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 |
C.自由组合现象发生在四分体时期 |
D.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
豌豆黄色(Y)对绿色(y)呈显性,圆粒(R)对皱粒(r)呈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甲豌豆(YyRr)与乙豌豆杂交,其后代中黄圆:黄皱:绿圆:绿皱约为3:3:1:1,由此可推测出乙豌豆的基因型是( )
A.YyRr | B.Yyrr | C.yyRR | D.YyRR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噬菌体复制DNA的模板和原料分别是 ( )
A.噬菌体的DNA和噬菌体的脱氧核苷酸 |
B.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脱氧核苷酸 |
C.细菌的DNA和细菌的脱氧核苷酸 |
D.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脱氧核苷酸 |
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
A.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
B.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
C.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
D.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