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 辇下震悚。出理屯田,因条上三因十四议,诏悉允行。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邹元标尝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阉人刘朝称 东宫令旨,索戚畹废庄。光斗不启封还之,曰:"尺土皆 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阉人愤而去。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 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至则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 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 。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 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 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 。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
B. |
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
C. |
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
D. |
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辇下,又称为辇毂下,意思是在皇帝的车驾之下,常常用作京都的代称。 |
B. |
东宫是古代皇家宫殿的称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之宫,文中用来借指太子。 |
C. |
殿下是古代对太子、诸王、丞相的敬称,礼尊意味次于敬称皇帝的陛下。 |
D. |
追比指就是地方官吏严逼限期办事,逾期以杖责等表示警惩,继续追逼。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左光斗为人刚直,大力整肃吏治,他的字为遗直,正与他的性格相符;他担任御史时,捕治吏部恶吏,起获假印,揭露假官,引起极大震惊。 |
B. |
左光斗勤于政事,反对无理要求,他的建议得以施行,水利大兴,百姓得利;刘朝以东宫名义索取戚畹废庄,他讲信件原封返还,坚决拒绝。 |
C. |
左光斗揭露脏私,受到小人陷害。他与人弹劾魏忠贤,揭发崔呈秀,引起魏忠贤及其党羽的愤恨,魏以先发制人的手段,绕过法司,害死光斗。 |
D. |
左光斗饱受迫害,死后得以平反。他家中受到株连,母亲、兄长以及同宗群从十余人被迫害致死,直到魏忠贤被诛,他才受到追赠,谥为忠毅。 |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
②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
(5)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
阅读以下语段,回答问题
初,济阴王思与习俱为西曹令史。思因直曰白事,失太祖指。太祖大怒,教召主者,将加重辟。时思近出,习代往对,已被收执矣,思乃驰还,自陈己罪,罪应受死。太祖叹习之不言,思之职分,曰:“何意吾军中有二义士乎?”后同时擢为刺史,思领豫州。思亦能吏,然苛碎无大体,官至九卿,封列侯。(《三国志》)对此段内容理解全面的一项()
A.本段主要赞扬了王思引分自责,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 |
B.本段主要赞扬了习以身代思,受不测之祸无怨言的那种重情重义的精神。若使思不引分,主不加恕,则习所谓自经子沟读而莫之知也。 |
C.本段比较全面写了王思这个人物,一方面,引分自责,另一方面,苛碎无大体。 |
D.本段主要写了太祖心胸开阔,能够原谅下臣之过,不加追究。 |
以下加黑词都是官职升迁的词汇,按升、降、不升不降归为三类,选出归类正确的一组()
①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③予左迁九江郡司马④后同时擢为刺史⑤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⑥再迁为太史令⑦初辟司徙府,除左著作郎⑧贺卿得高迁⑨徙齐王信楚王⑩满堂虚左待,众目望乔迁
A.①④⑥⑧⑩/③⑨/②⑤⑦ |
B.①⑥⑧⑩/③⑨/②④⑤⑦ |
C.①⑥④⑧/③⑩/②⑤⑦⑨ |
D.①④⑥⑧⑩/③/②⑤⑦⑨ |
解释划线词的意思
①教召主者,将加重辟()
②唇吻翕辟()
③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④连辟公府,不就()
⑤秦国辟远()
⑥境内之民无辟淫之心()
阅读以下语段,回答小题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下边各句中划线的词有的现代汉语已经不用,有的意义古今有别,请分别予以解释:
①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②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
③或凭几学书()
④后五年,吾妻来归()
⑤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⑥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下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余既为此志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
B.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县官且顺群臣言 |
C.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
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翻译以下句子:
①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②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③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④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
阅读以下语段,回答小题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也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选出下列句中“西”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A.室西连于中闺 | B.东犬西吠 |
C.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 D.北救赵而西却秦 |
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的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迨诸父异爨 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②客逾庖而宴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A.两个“迨”字相同,两个“逾”字不同 |
B.两个“迨”字相同,两个“逾”字也相同 |
C.两个“迨”字不同,两个“逾”字相同 |
D.两个“迨”字不同,两个“逾”也不同 |
阅读以下语段,回答小题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三五明月之夜,明月半墙 | B.今南海之生死未卜 孔子述三五之法,明周公之业贫者自南海还 |
C.布衣提三尺取天下 | D.名达于缙绅间 |
臧太守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移其志者“垣墙周庭”的意思是“在院子周围砌上墙”,其中作为动词用的词是:()
A.垣 | B.墙 | C.垣墙 | D.周 |
本段从、、几个方面写老屋;老屋一经修葺,便生意盎然,可爱可喜。作者又具体写出了居室及四周环境的和及心情的。
作者在环境描写中,巧妙地运用了以动显静的写法。突出静的句子是,以动显静的句子是
,动静高度和谐,给人以美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岁十月之望 是:这 |
B.以待子不时之需需:需用 |
C.顾安所得酒乎顾:看一看 |
D.飞鸣而过我者过:从……经过 |
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赤壁赋》写的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迷人秋夜。 |
B.《后赤壁赋》写的是“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初冬。 |
C.这两篇作品的艺术性极高。它们描写江山胜景,字字如画。而同一风月,随着节序的推移和心情的变化,又呈现出不同的境界。它们把写景抒情和说理融为一体,既富有诗情画意,又写得理意透辟。 |
D.前后《赤壁赋》中,情感的变化都是由乐至悲,再由悲到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