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纪村事
[唐]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而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遇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 注归。
[注]饷田:到田间送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首联写绿植光影映照门扉、墙边小路在草木中若隐若现,显得生机勃勃。 |
B. |
颔联写院中果子腐烂,水边禽鸟肥美,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 |
C. |
全诗视听结合,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用语平朴,意境优美,富有意趣。 |
D. |
本诗撷取若干乡村景象,自然与人文融合,呈现出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 |
(2)"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
(3)"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梦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①落,屏上暗红蕉②。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③。人语驿④边桥。
【注释】①兰烬:因烛光似兰,故称。烬:物体燃烧后剩下的部分。②暗红蕉:谓更深烛尽,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③萧萧:同潇潇,形容雨声。④驿:驿亭,古时公差或行人暂歇处。简要赏析词首句“屏上暗红蕉”中“暗”字的表达效果。
结合梦境,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凋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筠:竹。“送行淡月微云”句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荔枝香近
宋•周邦彦
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尽日恻恻轻寒,帘底吹香雾。黄昏客枕无憀①,细响当窗雨。看两两相依燕新乳②。
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暮往朝来,心逐片帆轻举。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③。共剪西窗蜜炬。
【注】①无憀:无聊的意思。②燕新乳③报鹦鹉:都暗含鸟雀恋巢之意。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蕴含了什么感情?
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相关诗句做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入清溪①行山中
〔唐〕李白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合,溪里言弥静。
无事令人幽,停桡②向余景。
【注】①清溪:水名,在今安徽贵池北。②桡(ráo):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析。
诗的颔联在写景上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让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
诗中的“共”和“乱”用得精当,耐人寻味,请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