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 ,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第、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

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

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

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

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官舍竹①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是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僻的地方。
第三联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什么特征?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了怎样的情怀?(3
分)

阅读下边一首宋词,完成后边题目。
水调歌头
[宋]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注]拂金徽,指弹琴。
有诗家评“红露湿人衣”句中“红露”一词贴切恰当。请作简要分析。
下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根据词句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
[注]诗人长期隐居于襄阳,这首诗作于诗人游历吴越期间。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诗歌第三联在构思上很有特点,请你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北固题壁
【清】郭麟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到头。
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无?
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中“住”字的含义。
词的上阕说“侬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北斋雨后①
文同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②。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③,留客临轩试越茶。
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注】①此诗为宋神宗熙宁年间作者任兴元知府时作。北斋是作者庭院中的书斋。②放吏衙:免去吏卒定时参见知府的惯例。③吴画:唐画家吴道子的画,此代指名画。
有人认为“雨后双禽来占竹”一句中“占”字可改为“站”你同意吗?为什么?
从全诗看,诗人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情趣?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