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 ①,湖山应梦武林春 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第、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
B. |
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
C. |
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
D. |
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
E. |
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中吕】普天乐
滕宾
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
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这首元曲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些意象可以看出来?
这首元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采桑子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这首词上阕化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下阕词人借许多典型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在写景方面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作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天津桥春望
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①雍陶,晚唐诗人。请合理补充相关成份,说说“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的意思。
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事
王 维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华子岗
裴 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注】①阁:同“搁”,意谓停止。两首诗各用了两个字分别点明了写景的角度。两首诗是从怎样不同的角度来写景的?分别写了怎样不同的景?
两首诗虽然所写景物各不相同,但在写法上却极为相似,请对此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