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儿子的一幅画

徐则臣

年既长,情感的沸点反倒越来越低,经常端不住,一不小心就哭就笑。

因为工作忙,在下班后、节假日,大部分时间都关在书房里读书写作,难得陪孩子,一直心怀歉疚。但歉疚时又一如既往地忙。实在心虚得自己都挺不过去了,就想为儿子做点事,(  )一下,也安慰一下自己。

儿子上幼儿园时,还不懂他爸写作时尽量不打扰,想找我玩了,一推书房门就进来了。我写得正投入,总敷衍孩子也不是个事儿,就说儿子乖点,爸爸给你写童话呢。儿子果然不闹了,但诺就算许下了。没事他就问,爸爸,给我的童话什么时候写好?我只好再敷衍,快了快了,写着呢。后来儿子聪明了,不再漫无目的地追问,设了底线:他幼儿园毕业时写出来就行。他要给班上的小朋友一人送一本。这个底线其实一点都不低,但愧疚越发让我心虚,无论如何得如期完工。紧赶慢赶,儿子毕业之前,长篇的《青云谷童话》出版了,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们人手一册。送完书,过两天儿子放学回来,开心地说:"爸爸,我们老师夸你书写得好!" 我鼻子眼睛瞬间就一起酸了。这是我得到的最高奖赏吧。

"债"算还了,愧疚缓解了一些。儿子上小学这几年,眼瞅着"债台"又一天天高筑,我也想见天 陪着他,但工作实在太忙,书要读,文章也要写。当然我也知道这些都是借口,再忙也得陪孩子。但道理明白,不代表事情就能做对,愧疚又一日日(  )在心头。

前些天在成都做社会调研,坐车去机场路上,太太在儿子的家长会上发来微信。一张照片,儿子的画,一个大胖傻小子,肚子上写了一行字:"妈妈,我爱您!"正打算夸小东西的画有长进,第二张、第三张照片也发过来。儿子两个同学的画。都是画了一个自己,画旁边写有一行字:"爸爸妈妈,我爱你们!""爸爸妈妈,辛苦了!"我觉得哪里有点不对,不是要求只能一个家长参会吗?太太回:"是,都一个。"

一点没矫情也没夸张,我突然难过得好像肠子都打了一个结,刚吃过晚饭的胃里陡然地空空落落, 眼泪哗地就出来了。别的孩子的笔下都是"爸爸妈妈",我儿子只写了"妈妈"。太太见我半天没吱声,回一句:"别多想。"能不多想么?人家娃儿不管来的是爹还是妈,心里装的都是父母两个人;我儿子心里肯定没我这个当爹的什么事儿。要是心心念念他爹,我去不去都会被提上一笔吧。

我相信儿子不是有意晾我,给个警告处分,他应该还没这心眼儿。但正因为是无意,更让我伤心。怨不得别人,完全咎由自取。但还是伤心,眼泪汪汪地到了机场,坐上飞机去了另一个城市。

落地已是半夜,打开手机,收到太太发来的视频,录的是她跟儿子的对话。先从那幅画的构思说起。为什么把自己画成一个胖子?想让自己吃得壮壮的,好打篮球。为什么把衣服都涂成黄色?喜欢黄颜色啊。为什么把"妈妈,我爱您"写在肚子上?不是肚子上,是肚子里,装在心里呢。为什么写的是妈妈?要是爸爸来开家长会,我就会写"爸爸,我爱您"了。那为什么不把爸爸妈妈一起写上?老师说,家长会刚开始就要给家长一个惊喜,来的是妈妈呀。可是别的小朋友都是爸爸妈妈都写上的呀。他们是写在旁边的,我是写在肚子里,写在心里的,我的字又大,心里装不下那么多字呀,所以就只写妈妈了。

视频之后太太又发了一条:"别自作多情了,人家根本没想那么多。"还加了一个幸灾乐祸的表情。

我的眼泪又出来了。说实话,有种失足后被挽救的感动,心中稍感安慰。镜头里儿子的表情和说话都很自然,肯定不是娘儿俩一起演双簧宽慰我。但我也知道,这感动只是(  )。不过是犯了错误这一次逃掉了惩罚而已。

在异乡的后半夜,我回了一条:"一定努力把爹做好。"

(选自《2020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

[注]①见天:每天。

(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回报

积蓄

侥幸

B.回报

积压

荣幸

C.补偿

积蓄

荣幸

D.补偿

积压

侥幸

(2)体味原文中画线句子蕴含的情感,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原文

我鼻子眼睛瞬间就一起酸了

眼泪哗地就出来了

我的眼泪又出来了

情感

感动、安慰

(3)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文字。

      儿子上小学这几年,眼瞅着"债台"又一天天高筑,我也想见天陪着他,但工作实在太忙,书要读,文章也要写。

(4)文章详写"太太"所发视频的具体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你认可文中"我"作为父亲的表现吗?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内容主旨 句段分析 人物分析 阅读开放性问题 记叙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父亲不只是用来做裁缝的
黎继新
①父亲已去世多年,可是,那台缝纫机还在,和缝纫机紧密相关的故事也永远都在。
②那是一个雨季,天似乎被谁砸了个缺口,天上的河水倾倒在山上,洪水从山上暴烈地冲下来。
③那时我5岁,母亲不知有什么事没在家。出乎意料,父亲却在,但父亲要到裁缝铺去领取他的工资,只好带着我上路。
④父亲是裁缝,在另一个镇上的裁缝铺里替人裁剪缝制衣服。每天星星还没散场,父亲已经出门;月亮升起,父亲才回到家里。父亲出场的时段,我总在安稳地睡着。
⑤我和父亲一人披着一件农家自制的蓑衣,戴着斗笠,在暴风雨中艰难地跋涉。虽然我的蓑衣是母亲特意请蓑衣匠为我量身打造的,但那厚重的蓑衣浸了雨水,披挂在我身上,就像一副沉重的铠甲。
⑥父亲大踏步往前走,似乎遗忘了他身后这个小人儿。我背着“铠甲”,喘着粗气,跟在父亲后面,不敢哭闹,甚至不敢开口请求父亲停一停。
⑦父亲于我,是遥远的珠穆朗玛峰,是永远冰雪覆盖又沉默寡言的庞大物体。我那么小,那么弱,永远无法靠近和攀登。
⑧我连滚带爬地跟在父亲身后,过了几座山几条河几个村庄,5岁的孩子不知道,反正好像有到天边那么远。等跨进裁缝铺的门,我的蓑衣里面肯定藏了无数条小溪,湿淋淋地滴了满地,四处淌开,漫过一台台缝纫机的脚。
⑨一路上没有回过头的父亲,根本不知道我的状况。我想我肯定是狼狈不堪,所以老板娘才怜悯地惊呼:“我的老天啊!”这时,父亲才吃惊地扭头看了我一眼。那个眼神,我从没在父亲眼里看到过,很复杂。
⑩在五六台老式蝴蝶牌缝纫机中间,父亲拿到50块钱,那时的50块钱好像很多。
⑾回去的路上,雨小了很多,父亲很高兴,竟然拉起我的小手。路过商店,他甚至买了根形状像辣椒的棒子糖塞到我的手里。父亲力气很大,他把糖塞到我手里时,我受宠若惊。握着手里的棒子糖,心里宛如有一朵花正悄然绽放,我咬着嘴唇,偷偷地笑了。然后,我勇敢地拉了拉父亲的衣角,说:“爸爸,我累。”
⑿父亲蹲下来看着我,我怯怯地看他,怕得要命。一不留神,父亲就把我提起来,放在了他的肩头。在被父亲放在肩头的过程中,我像随着父亲的手在空中飞了一圈。父亲走路很稳,像一座山一样,我坐在他肩上,稳稳当当。我骄傲得要命。我想等我回去了,一定得把这骄傲告诉我的哥哥姐姐们。
⒀雨小了,山洪变成了小溪。一条鱼从溪水中跃起,我惊叫:“鱼!”
⒁父亲把我放下,跨进溪水里,很快就捉了一条活蹦乱跳的鲫鱼。父亲提着鲫鱼,微笑着在我的脸蛋边晃了晃,我羞涩地笑着躲避。父亲扯了两根茅草,拧了拧,从鱼的腮穿过去,突然捏着一端的茅草叶茎,转向我,一边作势往我的鼻孔里钻,一边虚张声势地说:“把这条大鱼也串起来。”我咯咯笑着逃开。
⒂父亲把茅草两头打了个结,递给了我。我接过鱼时,鱼突然腾地跳了一下,我兴奋地大叫。父亲笑了,干脆脱下了他那件自己做的透过纱眼能看见人的白色大背心,领口和袖口扭在一起打了个结。他提着下摆口,对着从山上淌下来的溪水。整条小溪全奔进了他的衣服里,又挣扎着从纱眼里四散奔逃。我把手伸到水里,摸了摸父亲的背心,背心突然乱抖,有鱼在背心里徒劳地挣扎。我一时觉得,父亲的那件背心简直是神物。
⒃我欢呼着:“爸爸,有鱼!”父亲微笑着看我,眼神里满是鼓励。鱼又乱跳起来,我开始不顾一切地大呼小叫,拼命地咯咯傻笑。父亲也学着我的样子傻笑,跟着我一起大呼小叫。我早忘记了劳累。
⒄我们背着各自的蓑衣,一人提着一串鱼。一路唱着歌回家去。
⒅晚上,我睡得很香。我心中有了个幸福得不能再幸福的秘密。梦中,我迫不及待地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全世界。
⒆次日,我起得很早,悄悄拉开父亲的粗麻纱蚊帐——父亲又不在了,我放声大哭。
⒇后来,父亲辞去了裁缝铺的工作,回到村里,买了台缝纫机,替村里人做衣服,收入陡然少了许多。父亲不去裁缝铺,据说是为了我。
文中“我”对父亲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用简洁的词语加以概括。
畏惧→【】→【】→【】
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父亲)突然捏着一端的茅草叶茎,转向我,一边作势往我的鼻孔里钻,一边虚张声势地说:“把这条大鱼也串起来。”
请结合文意思考,“我心中有了个幸福得不能再幸福的秘密”一句中, “秘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本文标题的作用。

成功的基石
①苏格拉底曾说过:“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两个条件。”
②千百年来,在人们眼里,命运是神秘莫测,不可把握、无法控制的一种神秘力量,是主宰人们一生的至高无上的主人,而人类则永远是命运的仆人和奴隶。半个世纪以前,一位比利时智者莫里斯•梅特林克先生告诉我们,人们是完全可以成为命运的主人而非奴隶,这种能够把握、主宰和战胜命运的首要条件就是自信。因此,我认为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③一个人要自信,就要克服自卑,树立自信。1951年,英国女医生弗兰克林从自己拍摄X射线衍射中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经过研究,她大胆地提出了假设,并以此为题做了一次很出色的演讲。然而,许多人对她的发现提出质疑,怀疑她的照片的真实性和假说的可靠性。在这些压力下,弗兰克林也开始怀疑自己:作为一个普通医生,提出这样高深的理论问题,或许太不自量力了吧?她动摇了。于是,她公开否认了自己提出的假说,也没有再继续研究下去。后来在1953年,其他科学家却证实了这个假说,不自信的弗兰克林与成功失之交臂了。
④著名天文学家、自然科学先驱哥白尼,第一个对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托勒密地心说提出怀疑、否认,遭到无数人的反对及压迫,但他自始至终都相信自己的“是地球绕太阳旋转而非太阳绕地球旋转”的理论,也没有轻言放弃。最终,其日心说被印证了,哥白尼也成功了。如果他在人们提出怀疑的时候也怀疑自己的能力,他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功。
⑤自信并不是自负。古代的项羽在巨鹿、彭城两战中有了神话般的战绩,而垓下之败,只因刚愎自用和性情残暴而失去谋臣和百姓的支持,最终在“楚汉之争”中败下阵来;关羽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自此不把东吴吕蒙、陆逊放在眼里,才导致丢失荆州、败走麦城,最终由于自负死于吕蒙之手;近代的日军侵华,日本天皇曾扬言1个月内灭亡中国,当他们真正见识到中国人的反抗,他们败局已定。
⑥有了自信,人才会冷静地面对挫折困难;有了自信,人才有足够的勇气克服障碍,克服胆怯;有了自信,人才会虚心讨教、诚恳学习、扬长避短;有了自信,人才会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成功走向成功。
阅读第①段,说说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
文章③④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海洋垃圾
①日本“3·11”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大量的房屋、汽车和各种残骸卷入太平洋,形成了一个长约111公里的“垃圾岛”。
②其实,在此之前,海洋上就已经漂浮着大量的海上垃圾。200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美国得克萨斯州那么大。虽然后来有人认为其面积被过分夸大了,但其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③海洋垃圾不仅影响海洋景观,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但更可怕的是,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致命的影响,进而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海洋垃圾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正采取措施,尝试处理这一问题。
④海上垃圾大部分是塑料,所以处理海上垃圾首选办法应当是焚烧发电。但它们的焚烧也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除了打捞、运输、搁置脱水外,还会遇到二恶英的排放问题。由于塑料焚烧可产生大量的二恶英,会危及环境和生态,需要有特别能控制二恶英排放的高级焚化炉。
⑤海洋垃圾的另一个处理办法是建造人工岛屿。1998年,新加坡政府在两个离岸的小岛之间建造了1公里长的岩石长堤,并分出了11个相互连接的海湾单元;将单元里的海水抽干,排放好一层厚厚的塑料膜;然后将垃圾灰烬倾倒在这些单元里进行密封,防止泄漏。至于垃圾中也那些不能燃烧和回收的材料,比如石棉,也被塑料密封并掩埋在泥土中。此后,每月都对周围的海水取样检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每当一个单元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时,就铺沙种草,然后再继续埋置垃圾。如此反复,垃圾最高可埋置到30米,之后就在上面栽种植物,不再堆放垃圾。
海洋垃圾有哪些危害?
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火 警
龙应台
①在这一栋二十二层高的大楼住了三年,没有认识大楼里一个人。一层两户,共四十四户人家。如果把每一户人家放进一个独门独户篱笆围绕的屋子里去,四十四户是个颇具规模的村子了。人们每天进出村庄,路过彼此的桑麻柴门一定少不了驻足的寒暄和关切。把四十四户人家像四十四个货柜箱一样一层一层堆叠成大楼,每一个货柜门都是关闭的,就形成一种老死不相往来的现代。作息时间不同,连在电梯里遇见的机会都不很大。我始终有“云深不知处”的感觉。
②我的对门,一开门就会看见。可是三年了,不曾在门前撞见过人。我只认得他的门,门前一尊秦俑,庄严地立在一张刷鞋的地毡上,守着一个放雨伞的大陶罐。椰汁炖肉的香气从厨房那扇门弥漫出来,在楼梯间回荡,像一种秘密的泄漏,泄漏这儿其实有生活。听说,对门住的是个美国来的哲学教授。
③我的楼上,想必住着一个胖子,因为他的脚步很重,从屋子这一头走到那一头,我感觉到他的体重。胖子显然养了一条狗,狗在运动,从房间这一头跑到那一头,带爪的蹄子“刷刷”抓着地板的声音像传真一样清晰;蹄声轻俏,想必是体型较小的狗——“可是,”安德烈说,“会不会是一只体型较大的老鼠呢?”
④胖子还养了一个孩子,孩子在屋里拍球,球碰地的声音,有一下没一下的,一会儿它彭彭彭滚往角落,小脚扑扑扑追过去。有一天,声音全换了,我知道,原来的人家搬走了,新居民进来了。啊,我连搬家卡车都没见到,也没听见大军撤离的声音。
⑤唯一常见的,是一位老太太。老太太身材修长,总是穿着合身的丝质连衣裙,有点年轻女孩的感觉。我发现她不会讲广东话,开口竟然是我所熟悉的闽南语。于是进出大门时,我们会以闽南语招呼彼此。八十八岁的她,孤单地在庭前散步,脚步怯怯地,好像怕惊扰了别人。她从这一头的相思树走到那一头的柚子树,然后折回来,走到相思树,又回头走往柚子树。上午九点我匆匆出门,看见她在相思树下,黄昏时从大学回来,看见她在柚子树下。她的眼睛,有点忧郁,有点寂寞,可是带着淡淡的矜持;黄昏迟迟的阳光照着她灰白的头发。
⑥庭院里,每周四会停着一辆卡车,一停就是整个下午。车后的门打开,一节小小的梯子让你爬进车肚,车肚里头是个小杂货蔬果店皮蛋、洋葱、香蕉、蔬菜、泡面……老头穿着短裤汗衫,坐在一张矮凳上看报。蔬菜的种类还不少,鸡蛋也是新鲜的。他本来是薄扶林种地的,卡车里卖的还是他自己的地上长出来的蔬菜。
⑦有一天,火警铃声大作。是测试吧?我们继续读书,可是铃声坚持不停,震耳欲聋。安德烈从书房出来,我们交换了一个眼神,决定按规定逃生。放下手中书本,抓起手机,我们沿着楼梯往下走。楼梯间脚步声杂沓,到了庭院里,已经有十来个人聚集,往上张望,想看出哪儿冒黑烟。消防车在五分钟内已经到达,消防人员全副武装进入大楼。
⑧第一次,我看见了这栋大楼的居民。大家开始七嘴八舌彼此比较:火警时,你带了什么东西夺门而出?有人把正在看的报纸拿在手上,有人抓了钱包,有人说:“下次一定要把手提电脑抱着走,里面多少东西啊。”另一个就说:“可是,如果不是真的火灾,你抱着电脑下来,多好笑啊。”一个金头发的女人,扬扬手里的塑胶袋,说:“这个袋子,我永远放在门边,里头有护照、出生证明、结婚证书、博士证书,还有一百美金。”众人正为她的智慧惊叹不已,消防人员走了出来,说,“没事没事,误触警铃啦。”
(摘编自龙应台《目送》)
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1)“椰汁炖肉的香气从厨房那扇门弥漫出来,在楼梯间回荡,像一种秘密的泄漏。”(品析加点词)
(2)“她从这一头的相思树走到那一头的柚子树,然后折回来,走到相思树,又回头走往柚子树。上午九点我匆匆出门,看见她在相思树下,黄昏时从大学回来,看见她在柚子树下。”这里几次写老太太从“相思树”走到“柚子树”,有什么深刻含义?
文章的标题是“火警”,可是真正写火警只有最后两段,那么前面为什么要如此详细地描写“我的对门”“我的楼上”“老太太”?
“消防人员走了出来,说,‘没事没事,误触警铃啦。’”文章到此,戛然而止,请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下面是有些学者对作者龙应台散文的评价:直接有力的笔中也有温情流露的时候。请结合文章第③④段简要分析作者温情的笔触。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阅读危机是心灵缺氧
①在被称为“文化热”的上世纪80年代,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门庭若市的新华书店和各类书摊,阅读是那个相对匮乏同时也相对悠闲时代的精神消遣。当然,这一时期的全民阅读热潮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即中国人此前刚刚经历了一个文化上的贫瘠时期,人们在读书时大都带着一股生吞活剥“捞回本”的狠劲儿,但这种热情并不专属于阅读,而是一种对精神生活丰富性的渴求。
②因此,信息时代所谓的阅读危机多少被夸大了,只不过是新的文化形式和消遣方式取代了传统的读书而已。从整体上看,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了而不是更贫瘠了,获取知识的渠道更方便了而不是更困难了。书籍的内容是否必须以纸质的形态呈现,或者是可以多种手段承载和表达,其关键是要有多样化的选择。对此,我们要有一颗开放的心灵。100多年前,尼采也曾对报纸的出现忧心忡忡,认为这种快速折损的消耗品将会干扰人们对经典阅读的兴趣,后来证明他多虑了。
③这么说并不意味着阅读危机不存在,而是说它需要被更清晰地表达。当我们说自己不读书时,意思常常是没有读书的时间或心情,而不是说无书可读,这背后是一种时间焦虑。我们说一个人“有书卷气”,表达的其实是“沉静专注”的意思,这需要时间来涵养。而中国社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就逐渐进入了一个加速奔跑的时代,时间成了稀缺资源。尤其到了信息和时间都碎片化的网络时代,“沉静专注”气质类型的人已经如大熊猫般稀缺,人们在不停的快速切换中,表现得像某种焦虑症患者。
④因此,阅读危机的实质是,人们由于缺乏以专注阅读为主要形式的精神深呼吸,而陷入被大量信息垃圾围困的心灵缺氧状态。刚看了五分钟电子书,就被弹出的新闻链接吸引了注意力;这一分钟还在为某一公共事件激愤不已,下一分钟可能就因为某个段子开怀大笑。由于缺乏深度的内心体验,网络时代人们的精神气质开始变得雷同。
⑤慢下来,读读书,不仅仅以阅读的名义进行,更应该站在保护一颗健全心灵的高度,站在人文危机的高度来看待。如果说社会发展是一匹骏马,阅读及其代表的人文精神就应该是驾驭它的缰绳,不应该任由它在我们手上滑落。(摘编自人民网)
下列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吞活剥”一词表明“文化热”时期,人们急于通过阅读来填补精神生活的空白。
B.纸质阅读被新的文化形式和消遣方式所取代并不会造成信息时代的阅读危机。
C.时间焦虑症表明人们已无法适应高速运转、不停切换的网络时代。
D.文章以“缰绳”为喻说明阅读及其代表的人文精神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信息时代的阅读出现了怎样的危机?请简述。
答:
结合第②③④段,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保全一颗健全心灵的高度”?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