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面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作者登亭远眺,感慨历史兴衰,大处落笔,时空交融,慨叹"千古兴亡"悠远难道。 |
B. |
褒扬在京口开创伟业的孙权,气魂宏大雄壮,在小令中含如此大题材的,并不多见。 |
C. |
融典故入词,曹操的话被巧妙地安排在下阙,毫无斧凿痕迹,融经诗史,驱道自如。 |
D. |
以三问三答来结构全篇,自相呼应,层层推进,创前所未有的意境,情感豪边奔放。 |
(2)叠词能够突出意象的情态,如《诗经》里"蒹葭苍苍""关关雎鸠""青青子衿"等。请结合词作,从韵律、内容上谈谈你对"悠悠"或"滚滚"的理解。
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题。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古诗鉴赏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①边,寂寞开无主②。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④群芳妒。零落⑤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志在恢复中原,却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野,但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此词可以看做是他身世的缩影。①断桥:残破的桥。②无主:无人过问。③更著:又遭受。④一任:任凭。⑤零落:凋谢。)
(1)词的上阕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落寞的意境?
(2)词的下阕最后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注释赏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届中考山东日照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这首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对“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中“聚”“怒”二字进行简要赏析。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寒 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②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②才:仅。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6~8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题目中的“ ”表明了这首诗的体裁。
(2)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春天来了!梨花、杏花、桃花全部盛开了,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位同学引用岑参诗句是否恰当?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3)下面哪一项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在写法和表达的情感上最为接近?
A.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