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于实验操作,有同学不太理解:"为什么一定要亲自动手做实验?我又不当科学家。读读课本讲解,看看老师演示,背背实验步骤,不就得了吗?"下面是另一位同学的应对,其语言表达有两处不妥,请找出并修改。

①你懂个啥?谁说只有科学家才要做实验?②在实验操作时,我们和同伴一起动眼看、动脑想、动手做,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习怎样与人合作,④学习怎样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⑤今后干任何工作都需要的这些能力,只靠读讲解、看演示、背步骤是没法具备的。⑥这和吃饭是一个道理,⑦读营养学书籍、看别人吃美食、背做菜的步骤是不能长身体的。⑧所以,我们自己动手做实验是很有必要的。请你再想想看。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病句辨析与修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语境,把下列表序号的句子接续在横线处,组成一段意义连贯的话。(只填序号)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关于守信,我不必多讲。________ ________要做到这三点不容易啊!
有人认为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主要是教育大家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说“错了”,素质教育首先教育怎么样做一个人。
①如果一个人“言而无信”,还有谁会跟他打交道呢?还怎么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呢?
②气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孟子提出“大丈夫”的三个条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一个人有一点羞耻心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彻底没有羞耻心,那他什么事都敢做。
④大家不要认为有羞耻心就什么都不敢做,其实保持一种羞耻心是人最基本的做人品德。
⑤要确立做人的基本品德,核心有三点:知耻、守信和气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据新华社电 10月26日,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就钓鱼岛问题接受中外媒体采访。张志军说,中国不会主动惹事,但也不怕事。张志军表示,钓鱼岛原本不是问题,也不存在什么主权争议。由于1895年日本非法窃取和霸占了钓鱼岛,才出现了问题,形成了争议。无论从历史还是法理角度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他说,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时,双方就将“钓鱼岛问题放一放,留待以后解决”达成谅解和共识。此次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坚决反对,宣布“购买”钓鱼岛,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给中日关系带来了邦交正常化40年来最严重的冲击。
针对近期日本宣布“购买”钓鱼岛,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这一事件,某校九年级一班要开展一次主题班会。
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一个班会主题。(不超过10个字)
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指在某一话语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即“话外音”)。请结合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所说的:“中国不会主动惹事,但也不怕事。”说说这句话中蕴含的“潜台词”。

从下面的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以“爱”为主题,写一段连贯的话。(80字以内)
无与伦比诚意慰藉真谛灿烂优雅温暖

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家长工作受阻,家庭收入降低。面对这些问题,某校初三(1)班的学生准备开一次讨论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你所在的小组要向同学们介绍在金融危机中我国政府是怎样关注百姓生活的,你的任务是对下面的两则材料进行综合概括。
【材料一】
2008-2009年中央财政支出情况

项目
年份
医疗卫生支出
(亿元)
教育支出
(亿元)
社会保障支出
(亿元)
安排就业资金
(亿元)
2008年
854.45
1598.54
2491.51
252.08
2009年
1180.56
1980.02
2930.49
420.2

【材料二】
根据中央财政预算草案安排,预计2009年将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包括减轻企业税负;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继续执行2008年已实施的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
答:
你所在的小组搜集到了两则材料,请你从中提取信息,向同学们简要介绍当经济危机影响家庭时家长的心理。
【材料一】
调查显示,86%的家长在家庭遭遇经济变故时会讲给孩子听,他们认为,孩子长大也会遇到各种问题,应该让他们早些了解,孩子知道后会更理解爸爸妈妈。而14%的家长则不会告诉孩子,他们担心这会影响孩子的情绪,或觉得告诉他们也没有意义。
【材料二】
经济危机,我们的收入也直接受到影响。一次,全家一起看一部美国电影,讲的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面对经济危机的故事。我们趁机对儿子说了目前家里的情况,可能是电影对儿子有了点影响,儿子居然说:“妈妈,我知道了,经济危机了,以后我不乱买东西了。”我夸他懂事。只是隐约觉得难过,经济危机又不是孩子的错。(曹美娜,外贸公司职员,33岁,5岁男孩的妈妈)
(材料来源:2009年4月13日《新京报》)
答:
请你给家庭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的同学提两条具体的建议。
(1)
(2)

在“雨的诉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以下资料,你能解决其中的疑难吗?请按照提示完成下列各题。
李同学在朗读课文《雨说》中的选段:“当鱼塘寒浅留滞(dài)着游鱼 / 小溪渐渐喑(ān)哑歌不成调子。”张同学听后,对李同学说:“你读错了两个字音,这里“滞”应该读________ ,“喑”应该读________。(请填上正确的拼音)
王同学用投影向同学们展示了他搜集来的资料:
“窗外的雨如烟似雾,密密地斜织着,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无声无息中,滋润了大地,滋润了万物。虽然,她少了夏雨的热烈与狂暴,也不及秋雨的冷峻和肃杀,可是她却有着夏雨和秋雨所没有的优点,那就是她虽然柔弱,却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强大生命韧劲。
晰晰沥沥的细雨,穿越我的灵魄,点点滴滴地落在了我的心上。”
①文段的第2节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________ 应改为________。 ________ 应改为________ 。
②根据文中所描绘的雨的特征,可以断定文中所描绘的是______。
③ 第1节中的划线句子,你一定很熟悉,在________(作者)的《________》中也有与之相同的句子
④请补写出文中引用的诗句的前半句。
________ ,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吴同学总结道:
“①刚才同学们围绕着‘雨的诉说’这一活动主题,展示了我们的活动成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②由于同学们准备充分,而且非常精彩。③尤其是范同学播放的‘雨的足音’的录音,独具特色,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④通过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使我们更加深了对雨的了解。”
以上总结语的四个句子中有两个句子出现了毛病,请帮他修改一下。
第______有毛病,应改为:
第______有毛病,应改为:
请结合本次语文综合性活动的内容与下列材料,说说你对“雨的功过”的认识。
材料一:降水是影响水稻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水稻的生长需要较多的水。
材料二: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中部,一连几年都不下雨,阳光灼照,空气干燥,被称为沙漠中的沙漠,不适宜人类的生存。
材料三:1998年长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的大洪水。经分析这次大洪水主要是气候异常,暴雨过大,河湖蓄水能力下降等原因造成的。
材料四:2004年唐山先后发生了14次较大范围的暴风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55亿元。
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