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谋划首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蓝图。

    材料一 2017年5月17日,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召开,一致同意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送审稿)》(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按程序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审定。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共开展了38项重点专题研究,召开了40余次专家研讨会,并通过网络留言、邮件、信件、现场留言等方式征集公众意见,共吸纳了5200余条意见建议。下面是部分市民的留言:

春光灿烂:今天参观了规划展览,心情很激动,相信北京会越来越好!

我爱北京:我设计了一款手机软件,请大家标出你家附近的积水情况,上传给政府网站,可以为政府提供参考信息,共建规划中的“海绵城市”。

清风送爽:规划里还有个“城市体检”,你这款软件还可以用来监督市政排水设施维护状况。

见贤思齐:规划里也提到了绿色出行,我关心政府未来有什么具体措施。

五月和弦:社区服务、留白增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涉及到这么多市民关心的问题,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还要加以解决,真心不容易,大家群策群力吧!

南城笑笑:要是我们的建议能得到政府的及时反馈,就更好了!

(1)某高中生根据上述材料,拟撰写一篇论文。请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帮他完成论文提纲及要点。

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公民参与政府回应

一、城市规划过程中公民参与的主要特点

     1. 公民参与意识日益增强

     2.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城市规划过程中政府对公民参与的回应

     1. 回应的主要形式:政府对公民意见建议的吸纳、反馈

     2. 回应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政府多措并举,解决公民关心的问题

1. 问题:_______③________(要求:在市民留言中,选取一个与城市规划相关的问题)

2. 措施: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针对选取的问题作答)

材料二

材料三   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要“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体化网络”,其中要求重点加强城际铁路建设,强化干线铁路与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高效衔接,加快构建内外疏密有别、高效便捷的轨道交通网络。

材料四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河北省累计签约引进北京市商户23140户,吸引1350多家京津高新技术企业落户。一些商业批发、制药行业的企业进行了整体搬迁,一些电子商务企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把他们的物流基地和生产基地外迁到河北。2016年,河北省从京津引进项目4100个,资金3825亿元。

(2)中心城市的人才、产业和技术等优势向周边辐射和输出,能够带动周边区域以济发展,产生“外溢效应”。在“破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如何理解北京的“外溢效应”。

材料五 一部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向着美好生活前行的历史。城市生机勃勃,予人无限可能。关于首都北京未来的设想,有“和谐北京”“宜居北京”“智慧北京”“人文北京”“创新北京”……

(3)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谈谈怎样绘就我们五彩缤纷的未来北京。

要求:观点鲜明;可以就某一点深入分析,也可以全面论述;知识运用准确、贴切;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

科目 地理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呈现变暖趋势,给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

(1)图10所示北冰洋永久性块状冰的区域分布特征见下表,填表分析原因。

永久性块状冰区域分布特征

原因

在极点附近地区分布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欧洲以北海区分布面积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北极科考站--黄河站建立在斯瓦尔巴群岛上。该群岛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

(2)分析该群岛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的原因。

研究表明,全球变暖会造成北极地区冰川、冻土、植被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也可能会导致温室效应减弱。

(3)任选一角度(温室效应增强或减弱),说明上述变化影响温室效应的过程。

甘肃、青海和四川三省交界地区(图9),有河流、湖沼、雪山、草甸、藏寨、寺院等,还有多处红军长征纪念地。其中甘南藏区是天津市对口扶贫地区之一,天津援建了许多基础设施和商业网点,修建了藏式民舍、度假村,通过旅游扶贫为当地的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

(1)评价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的功能和价值。

(2)分析天津旅游扶贫的举措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在图中所示草甸地区,当地藏族人民因地制宜,发展以放养牦牛、藏绵羊为主的特色畜牧业,实现了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3)分析当地形成这种特色畜牧业的自然条件。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之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被确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率先取得突破的重点领域。

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向周边地区转移,天津市、河北省成为制造业的主要承接地。

(1)说明天津武清区承接北京先进制造业的优势条件。

(2)图8所示区域内规划修建一条轻轨客运铁路。说明这一举措对促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意义。

(3)历史上的天津因运河而兴,运河文化是天津地域文化之一。京津冀三地正在共同建设运河文化带,你认为天津市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性开发运河文化遗产。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祁连山西部某山的雪线高度约为4600米。该地区云含水量(云中液态或固态水的含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空中水汽资源相对丰富,可为人工增雨(雪)作业提供良好的条件。图1为该山所在地区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图2为遥感卫星探测的5000米高度处夏季平均云含水量纬度变化图。

图1

图2

(1)依据图1等降水量线,概括该地区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特征。

(2)分析图2中云含水量两个峰值的形成原因。

(3)如果该地区进行人工增雨(雪)作业,将产生哪些生态效益。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河流上游区域年降水量为398.7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冬春季盛行西北风,河漫滩上有沙丘发育,多处沙丘相互连接成链条状(图)。某科研团队选取部分沙丘进行动态测量,研究沙丘大小变化。表2为3处沙丘的测量数据。

表2

沙丘编号

测量时间

长度/m

宽度/m

高度/m

3月

52.2

18.2

1.6

6月

53.8

18.5

1.8

9月

53.2

15.9

1.4

3月

80.0

14.7

2.3

6月

80.0

15.6

2.8

9月

53.2

13.4

1.5

3月

52.1

13.2

3.1

6月

54.3

14.0

3.5

9月

49.3

15.6

2.8

(1)说出3~9月3处沙丘大小变化的共同特征,并分析原因。

(2)有人建议在河流两岸进行植被修复,推测修复后沙丘大小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