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中和反应的是( )
A.生石灰用于加热即热食品
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
甲、乙、丙、X、Y、Z六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中箭头所示的转化。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一组物质是( )
|
选项 |
甲 |
X |
|
A |
O2 |
H2O |
|
B |
CO2 |
CaCO3 |
|
C |
Fe |
Fe3O4 |
|
D |
NaOH |
NaNO3 |

A.AB.BC.CD.D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
B.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
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1℃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下列各组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
A |
稀释浓硫酸 |
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
|
B |
除去CO2气体中的HCl |
将气体通过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 |
|
C |
鉴别化肥KNO3和NH4NO3 |
取样,加Ca(OH)2固体混合研磨,闻气味 |
|
D |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
加入过量的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A.AB.BC.CD.D
物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c是一氧化碳
B.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保持不变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B.溶液的pH:
C.氮元素的化合价:
D.硫元素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