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B、C、D和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D和F的组成元素相同,A俗称纯碱,G可用于医疗急救。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反应,"→"表示能生成;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省略)。

(1)写出A、E的化学式              

(2)写出物质D的一种用途        

(3)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图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金属的利用和保护。

(1)图1利用了铜的物理性质是    

(2)图2说明铁具有    性。

(3)工业上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4)图3是用三枚洁净无锈铁钉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只有甲中铁钉有明显锈迹。

①实验乙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②由实验甲、丙可得出的结论是    

(5)宜昌三峡机场新国际航站楼钢网架建设中,使用了700多吨钢。

①酸雨会腐蚀钢网架,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

甲烷

B.

二氧化硫

C.

二氧化氮

D.

一氧化碳

②钢网架防腐漆施工时规定,表面清理结束4~8小时内必须进行防腐底漆的喷涂,其原因是    

大量实验证明,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如图是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

①反应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溶液中减少的铜元素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    的质量。

(2)取足量的铁、锌,各加入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铁、锌均有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

B.

生成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锌的质量相等

C.

参加反应的铁和锌的质量相等

D.

参加反应的稀盐酸中HCl的质量相等

(3)经计算3g镁和100g质量分数7.3%的盐酸充分反应可生成氢气0.2g,但经实验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0.2g,则可能的原因是过量的镁与    发生反应。

有限的元素可以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Cu

Na

Ca

O

C

H

(1)常用作冶炼金属的还原剂是    (任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有机物是    (写化学式)。

(3)战国《周礼》中记载"煤饼烧蛎房(即牡蛎壳)成灰",蔡伦将此"灰"溶于水即得碱。请写出蛎房烧成灰的化学方程式    

(4)甲、乙、丙都是由以上元素组成的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甲为氧化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①若丙为黑色固体,则乙→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a.甲只能为H 2O或CO 2

B.

b.乙可以为氧化物或碱、盐

C.

c.乙和丙不可能为同种类别的物质

D.

d.丙→甲发生的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煤燃烧时产生的粉煤灰(主要成分为Al2O3、SiO2及少量Fe2O3等)也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取Al2O3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

【资料】

①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②煅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AlCl3•6H2OAl2O3+6HCl+9H2O

(1)操作Ⅰ是    

(2)写出“酸浸”步骤中盐酸与Al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除铁”时发生的反应为FeCl3+3NH4HCO3═3NH4Cl+X↓+3CO2↑,X的化学式为    

(4)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    

(5)高温烧结的Al2O3,又称人造刚玉,可用于制机械轴承、耐高温坩埚、高强度陶瓷等。由此可推知Al2O3性质为    (任写一种)。

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G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能够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未列出)。已知B是一种黑色的固体,F是一种常用的溶剂,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化学式为    

(2)请写出B→G的化学方程式    

(3)请描述C与D反应的现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