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它在保护身体健康、能源、环境和材料等方面,为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加碘食盐"、"高钙牛奶"来补充人体所需的"碘"和"钙",这里的"碘"和"钙"应理解为       (填字母)。

A.

元素

B.

原子

C.

单质

(2)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该气体进入人体后会与最基本的糖类物质葡萄糖发生反应,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

(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写出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症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长征五号火箭目前是中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起飞推力超过1000吨,运载能力接近25吨。它使用由零下183℃的液氧和零下253℃的液氢为芯一级和芯二级发动机的推进剂,所以该火箭也被称为"冰箭"。将氧气和氢气转化为液氧和液氢的变化属于

   变化,芯一级和芯二级发动机工作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使用氢气作为燃料的突出优点是             

(5)202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碳中和必须做好"加减法",一手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一手发展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等,实现排放量和吸收量的平衡。碳捕捉技术常用NaOH溶液来捕捉二氧化碳,工艺流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捕捉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转化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物质的元素组成 氧气的用途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本草纲目》记载:"杨桃具有去风热、生津止渴等功效"。下表列出的是某杨桃每100g可食用部分的主要营养成分数据。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营养成分

糖类

X

脂肪

钾、钙、锌、铁

维生素

………

质量

84.8g

10.3g

0.7g

0.6g

187.4mg

62.2mg

………

(1)表中"X"是指六大营养素中的    ;杨桃中的葡萄糖(C 6H 12O 6)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表中列出的属于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是    

(3)经测定杨桃A的pH=1.35,杨桃B的pH=1.81,其中酸性较强的杨桃是    (填"A"或"B")。

(4)杨桃中维生素有多种,人体内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    (填字母序号)。

A.

坏血病

B.

氟骨病

C.

甲状腺肿大

D.

夜盲症

(5)为增强杨桃树的抗旱抗寒能力,可以追施    (填"氮""磷"或"钾")肥。

证据推理

(1)在探究碱的性质时,用到了氢氧化钾,小铭在整理实验台时发现,盛有氢氧化钾固体的试剂瓶没有盖上瓶盖。他认为瓶中氢氧化钾已有部分变质,他推理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要证明氢氧化钾部分变质,请写出实验步骤、可能的现象及相关推理  

 

(2)小铭在切圆葱时眼睛被刺激而流泪。小铭想:为什么圆葱会释放出催泪的物质?这种“催人泪下”的物质有什么性质?小铭查阅资料得知:①圆葱被切开时因破坏了细胞组织,生成了多种挥发性的能刺激眼睛的物质(其中含有少量SO3),这些挥发性物质是“催人泪下”的元凶。②SO3跟CO2的化学性质相似。

请你运用类比推理,写出三氧化硫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要避免切圆葱时眼睛流泪,请你给出两条建议。       

探秘火星上的化学物质

2021年5月1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天问一号搭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

研究表明,火星上有大气,但总量很小,密度只有地球空气的1%左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年平均气温﹣55℃,冬季最低至﹣133℃,夏季最高至27℃。火星地表没有发现水,但地表下发现有水冰的痕迹,并有大量干冰。土壤及岩石中含有的无机盐跟地球相似,表层土壤主要为氧化铁。到目前为止,火星上还没有发现生命迹象。

(1)下表是火星大气及土壤的部分成分。请你完善下表信息:

成分

二氧化碳

氮气

氩气

氧气

水蒸气

碳酸钙

构成微粒

(写符号)

体积分数

95.3%

2.7%

1.6%

0.15%

0.03%

/

(2)已知干冰在﹣78.5℃升华。一年四季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波动较大,原因是    

(3)移居火星是人类的梦想,根据题中信息回答:跟地球相比,火星上没有或含量不足以支持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有哪些?   

(4)要在太空中制取氧气、水和铁,有关物质的信息如下:

资料1.用铁酸镍(NiFe2O4)做催化剂,用舱外太阳能电池发电,通电分解二氧化碳可生成氧气和碳。

资料2.氮气的沸点﹣196℃;氢气的沸点﹣253℃;肼(分子式为N2H4,读音:jing)的沸点114℃;肼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油状液体,有腐蚀性,能腐蚀玻璃和橡胶,有剧毒。肼是航空器上常用的燃料。

请根据提供的信息,探究制取氧气、水和铁的方法。

①在密闭的太空舱中,用资料1中的方法制备氧气的优点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肼在氧气中燃烧是否有可能获得水?请说明理由   

③已知肼在金属铂(Pt)的催化作用下,常温即可分解产生氢气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从氢气、氮气混合气体中分离出氢气的依据    。分离出的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可制得水。

④根据资料2中肼的性质,在使用肼制取氢气时,为保障安全,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⑤以资料1中二氧化碳分解产生的碳、火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火星土壤中的氧化铁为原料制备金属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碳中和,中国在行动

人类在向大自然获取物质和能源的过程中,对物质的循环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大气中的碳元素只占地球碳总量的0.0000319%,通常这部分碳是通过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包括大气、海洋、地表生物、火山爆发等)实现平衡。由于人类过度开采使用地下碳(主要是化石燃料),导致工业革命以来碳排放量急剧增加,正是这部分碳打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

为减缓温室效应,我国政府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请回答以下问题:

(1)“碳循环”与“碳中和”中的“碳”,含义是否相同?   为什么?   

(2)有人认为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始终保持不变,你认为是否正确?   ,你的证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碳循环中的关键物质﹣﹣二氧化碳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烧,若每个家庭每天平均消耗甲烷0.32kg,按三亿个家庭计算,每天向大气中排放    kg二氧化碳(假设甲烷完全燃烧)。

②沼气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烷,是利用植物秸秆等废物发酵而成。为解决能源需求跟气候变暖之间的矛盾,有学者建议:用沼气替代天然气,这样就不会额外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请你解释其中的道理    

③某研究机构发明了转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技术。方法一: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用甲醇生产人造纤维;方法二: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后用作燃料。这两种转化方法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是(填“增加”“减少”“不影响”):方法一    ;方法二    

焰火中的化学

五光十色的焰火让人叹为观止。焰火中的白光主要是由金属镁燃烧产生。如图是有关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前

图中属于原子的有(填序号)    ,属于阴离子的有(填序号)    。氧原子(填"能"或"不能")    直接构成物质。保持金属镁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填符号)    

(2)燃烧中

在空气中点燃镁条,镁主要跟氧气反应,还能跟氮气反应生成少量氮化镁(氮元素显﹣3价)。

①镁跟氧气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镁跟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  

②焰火中燃烧金属镁是为了把    能转化为    能。

(3)燃烧后

氧化镁能跟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要把氯化镁中的镁元素重新分配到其它物质中,从化学变化中镁元素化合价是否改变的角度,反应可分为两类,请举例说明(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但无论化学反应多么复杂,从宏观看    不会消失,从微观看    不会消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