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 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 焙茶 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释]①顾况(727﹣815),唐代诗人,他提倡质朴淳厚的诗风,其诗清新自然,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②板桥:指横跨山溪的木板桥。③嗔:责怪,埋怨。④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潮的茶叶去掉水分。

(1)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按走访顺序,依次选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等镜头。

B.

"莫嗔"二字,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表现了山农的爽直性格。

C.

"却喜"二字,道出了山农对雨后天晴,能翻晒谷子的喜悦。

D.

作者写出了亲自参加山乡养鸡、焙茶、晒谷等劳动的感受,表达了对劳动的喜爱。

(2)抖音微视频是当今很火爆的一种表现形式,小文同学想将这首诗歌前两句的意境,用抖音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

抖音脚本(部分)


画面内容

画面声音

预期表达效果

板桥人渡泉声

山溪、木板桥、诗人

      

山间的幽静和诗人的心旷神怡

茅檐日午鸡鸣

茅屋、阳光、人、鸡

悠长的鸡鸣声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诗歌意象分析 诗歌炼字炼句 诗歌关键词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诗(词)句,理解感悟,回答问题。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③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是极具文化内涵的典型意象。请分别说出以上诗(词)句中,作者借“月亮”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请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技巧。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①夜泊:夜晚停船靠岸。②姑苏:即今江苏省苏州市。姑苏是它的别称。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展开联想,用自己的话把“江枫渔火对愁眠” 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一)阅读刘禹锡的《赏牡丹》 一诗,完成第7 题。(6 分)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⑴本诗题为“赏牡丹”,为什么写“芍药无格”“芙蕖少情”?(2 分)
⑵品味“唯有牡丹真国色”中的“真”的表达效果。(2 分)
⑶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2 分)

(一)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请描述划线诗句在你脑海中的画面。(不超过40字)。
、作者从炼意着眼,颈联中用“ ”“”字,使之拟人化,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蕴含哲理。

(一)阅读古诗《渔家傲秋思》,完成8--9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上片重在描写,下片集中抒发之情。
、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理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