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 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 焙茶 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释]①顾况(727﹣815),唐代诗人,他提倡质朴淳厚的诗风,其诗清新自然,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②板桥:指横跨山溪的木板桥。③嗔:责怪,埋怨。④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潮的茶叶去掉水分。

(1)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按走访顺序,依次选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等镜头。

B.

"莫嗔"二字,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表现了山农的爽直性格。

C.

"却喜"二字,道出了山农对雨后天晴,能翻晒谷子的喜悦。

D.

作者写出了亲自参加山乡养鸡、焙茶、晒谷等劳动的感受,表达了对劳动的喜爱。

(2)抖音微视频是当今很火爆的一种表现形式,小文同学想将这首诗歌前两句的意境,用抖音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

抖音脚本(部分)


画面内容

画面声音

预期表达效果

板桥人渡泉声

山溪、木板桥、诗人

      

山间的幽静和诗人的心旷神怡

茅檐日午鸡鸣

茅屋、阳光、人、鸡

悠长的鸡鸣声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诗歌意象分析 诗歌炼字炼句 诗歌关键词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苏舜钦的《夏意》,完成第后面小题。(7分)
夏意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窗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二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2分)
请对这首诗的三四两句作简单赏析。(3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阅读南宋词人陈亮的《梅花》,完成后面小题。(4分)
梅 花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注】①陈亮,南宋词人,一生极力主张抗金,反对投降,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②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 ③东君:司春之神。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这句突出了梅花的品质。(2分)
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阅读唐朝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完成下列问题。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磐音。
“曲径通幽处”一句,对“曲”课文注释为一作“竹”。编者选用“曲”而不用“竹”,你认为这两个词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磐音”是否矛盾,为什么?

阅读孟浩然的《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回答问题。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释】①这首诗是诗人在四十岁去长安应试失败后,出游吴越,长途跋涉中写给友人的作品。 ②暝:昏暗。 ③维扬:扬州的古称。
请简析“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是从哪些角度描绘景物的?(3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虞美人①》词。(8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①一般认为,《虞美人》是词人入宋做俘虏的第二年(977)或第三年(978)正月所写。
这首词是(朝代)时词人(人名)所作。(2分)
词的上阕共写了“春花”、“秋月”、“小楼”、“东风”和“”五个意象,这些意象的共同特点是“美”,词人写这些意象的作用是
(3分)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历来为人所称颂,试作简要赏析。我们所学该词人的“”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赏析:(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