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杂志阅读。

图图和你读到学校科技社团编辑的杂志,被其中一个版面吸引,认真研读起来。

探测暗物

18世纪末,开尔文指出银河系中可能存在大量暗体。1906年,庞加莱首次使用"暗物质"这一说法。之后天文学的各种观测数据和结果都表明暗物质存在于宇宙,但科学家至今未能"捕捉"到它。

寻找暗物质的路径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利用大型高能对撞机去对撞产生暗物质粒子,再进行探测。第二种是在极深地下实验室中用探测器寻找暗物质粒子。第三种是发射空间望远镜测量宇宙射线中的电子能谱。暗物质粒子湮灭或衰变时会产生大量独特的高能宇宙射线,空间望远镜捕捉这种射线,测量其电子能谱,证明暗物质的存在。

[注]WIMP指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这种粒子是暗物质粒子重要的候选者。


中国暗物质"捕手"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于1988年10月建成,通过加速粒子使其对撞,模拟宇宙早期环境,打出新粒子,将暗物质粒子"创造"出来。这种方法对对撞机的能量要求极高。2013年,我国科学家率先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发现了一种新粒子,虽还无法证实是暗物质粒子,但国际物理学界高度评价了这个发现。2010年,四川锦屏地下实验室建成,中国实验组采用探测器"熊猫"直接探测来自宇宙空间的暗物质粒子和原子核碰撞所产生的信号。目前已发表了若干重要的暗物质探测结果,其最新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超越了国外同类研究。2015年发射升空的"悟空"号是我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也是我国首个空间望远镜,在轨运行的前530天就采集了约28亿颗高能宇宙射线,已获得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射线能谱。长期以来,各国科学家都致力于提高探测器的灵敏度,以期第一个发现暗物质。中国正后来居上,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贡献中国力量。

(根据《大国重器》《极简天文课》等改编)

(1)你和图图梳理中国暗物质探测成果。你根据杂志内容填空,完成表格。

中国暗物质"捕手"

探测成果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发现一种新粒子,虽无法证实,但国际物理学界高度评价该发现。 

 "熊猫"探测器 

发表了若干重要的暗物质探测结果,其最新成果国际领先。

"悟空"号探测卫星

 我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我国首个空间望远镜。 

 采集高能宇宙射线,获得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射线能谱。 

(2)图图问:"'悟空'号的探测属于图中哪种探测路径呢?"你给他作了解释。

(3)图图认为"悟空"这个名字既有领悟探索太空之意,又有巧借孙悟空"火眼金睛"观测宇宙之妙。你受此启发,给"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取了一个名字,并告知图图自己取名的巧思。你取的名字:   ,取名的巧思: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图(表)文转换 综合读写 材料阅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教会我感恩的人》,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教会我感恩的是这样一个人。
②他是来城市打工的农村青年,给我们家装塑钢窗户。一整天,他都闷头干活,也不说话,一直干到很晚。见他那么老实,我们留他吃晚饭。他很拘谨,连菜也不敢夹,婆婆热情地招呼他,就像对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公公则递烟给他,与他扯家常。原来,他是考上大学的人,而那年他的弟弟也考上了县城的重点高中,家里太穷,负担不起两个人,他只好放弃了学业外出打工。如今,他娶妻生子安心做了农民。我们听了,不甚唏嘘。婆婆想得实际而周到,翻拣出我们淘汰的旧衣物还有洗衣粉等洗涤用品,装了满满半袋子送给他。他涨红了脸,推辞着不肯收。婆婆说,这都是我们不用的,闲放着也是闲放着,给你就拿着,回去也好帮衬媳妇过日子。他低头接过袋子,连句道谢的话也没有说,就走了。
③日子一天天过去,家里人很快忘记了这件事。
④半年后的一天,有人敲门。我开门一看,一个农村打扮、背着口袋的青年站在门口,我不认得他。他说,是我啊,给你家装窗户的。我忙招呼他进门,他拘束地坐在沙发上,搓着手缓缓地说,麦收的时候,他回了一趟家,说起我们帮他的事,全家人都很高兴。他们想表示对我们的感谢,却找不出合适的办法。家里人商量了好久,最后他娘说把家里新打的粮食拣好的带上点,让我们尝尝鲜。那口袋里是新收的小米、黄豆、绿豆,还有新玉米面。
⑤青年人放下东西,走了。我们却为这意外的结果,感慨不已。我曾接受过比他更大更多的帮助,可没有像他这样执著地心存感激,表达谢意。当我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时,这个打工的青年却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⑥当“感恩”这个词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时,我不由得想起了那个背着半口袋粮食站在我家门口的青年。
从第二段文字中找出能表现主人公“老实”这一特点的三个事例。
“我们却为这意外的结果,感慨不已。”“我们”为什么感到“意外”?“感慨”的又是什么?
“当我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时,这个打工的青年却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请你分析一下句中的“生动的一课”具体指代的内容。
第二段写“我”全家对农村青年热情、慷慨的招待和帮助,应该说是完全发自内心的。但“半年后的一天”,这位农村青年登门答谢时,“我”却“不认得他”了。请结合全文,分析“我不认得他了”的原因。(至少答出两条原因)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心系一处
①的书房里悬挂着一个条幅,上面是我自己书写的四个字——“心系一处”。最初知道这句话,是在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文章里:“一个和尚曾给我传授过成就大事的秘诀:心系一处,守口如瓶。”我之所以单取“心系一处”为座右铭,是因为我觉得,对我而言,“守口如瓶”并不重要,能做到“心系一处”才哪能可贵。
②②做到“心系一处”需要有坚强的毅力、持久地韧性。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仅用五年多时间就获得了物理、数学双学士和物理学博士学位,并在40岁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人为他成功的原因,丁先生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事实的确如此,他是麻省理工学院咨询委员会成员,但几十年来他仅参加过三次咨询会议,他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科学上,集中在探索宇宙的奥秘上。他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有时候连续四五天不睡觉,他的专心致志使得他的实验获得成功。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天才,但丁先生却说:“绝对不是,我的最大特点是比较专心。”
③③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守住内心的一片宁静。在这个越来越繁华的世界,我们的目光能够不被五光十色的景色所吸引,的确不易。作家苏童自他的作品《妻妾成群》被改编成电影后名声大振,上门的采访者、崇拜者络绎不绝,但是苏童很冷静,他对记者说:“门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我是过室内生活的人,一者很安静,现在更安静。”另一个作家张炜则奉行“三不主义”——不看热闹的书,不去热闹的地方,不交热闹的朋友。对于许许多多的成功者而言,其实没有多少秘诀,无非就是他们比平常人更能“心系一处”而已。
④④“心系一处”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不是一意孤行的固执,而是繁华国获得觉醒;不是缺乏思想的单纯,而是一种去繁就简的境界。倘若一个人懂得了“心系一处”,那么,可以说他已经找到了通向成功的大门。
⑤⑤愚公移山,中德天帝相助;达摩参禅,石壁为之感化。在这里,“心系一处”变为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任何艰难困苦,在它面前都会变得微不足道。是的,当你处在人生的低谷,“心系一处”会让你学会坚持,要给你重振雄风的希望;当你处在人生的峰巅,。(选文有改动)
“心系一处”这个词语的含义是什么?在本文中的含义是什么?(用文中原句来回答)
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心系一处”?
文章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事例,来说明“心系一处”的道理。请你简要概括之。
(每个事例10字左右)
仿照文章第⑤段画线部分,将后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写在下面。
当你处在人生的巅峰
请你再举出一个“心系一处”并获得事业成功的例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①微博出现于2006年,自进入大众视野以来,迅速传播。从唐骏和方舟子的学历门之争,到河北的“我爸是李刚”事件,再到上海11·15火灾事故的网上直播,微博在几次事件中均表现其便捷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在当今的互联网生活中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已成为一个分享有用信息和知识的强大平台。
②微博的最初用途是让人们每时每刻都能向外界播报自己的所作所为。目前,这还是微博的主要用途。由于微博的使用,人们开始能够创造并传播信息,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是消费信息一——消费他人传播和“控制”的信息。如此一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得以进一步地拓展。
③微博的另一种用途是作为一种非正式渠道,对会议进行实时报道。与会者可以把会议内容贴到接收信息来源更新的公共订阅网站,这样就可以使那些没有参加会议的人“听到”发言人正在讲什么内容了。这样做还可以使那些与会人员看到其他人对发言人所讲内容的理解和反馈,并且经常会在此后某个时刻引发对该话题的进一步讨论。这样一来,这个订阅网站就变成了思想和观点的档案库,对与会者来说,它是未来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把微博作为传播会议内容的一种非正式渠道也是一种良好的市场营销演练,因为目标事件会得到相当大的曝光率。
④此外,微博还能够使人们参与到具有重要社会和政治意义的问题的讨论中来。微博用户贴出关于危机情境的实时新闻不断更新,几秒钟内全世界的读者都能看到这条新闻,这种现象已是司空见惯。众多的从政人士和政府机构现在都在用微博发布公告。
⑤微博这种社交网络已经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招呼语已然变成了:朋友,今天你“微博”了吗?
(选自《读者》2011年第11期,有删改)
为本文选择一个最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
A微博 B微博用途
C今天你“微博”了吗 D获取信息的渠道
理由:
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微博的用途?
第①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第②段中加点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
微博,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特别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玩微博成为一种时尚,玩微博成为一种习惯,玩微博成为一种生活,任何东西都有利弊之分,文中涉及的多是微博的好处,微博对青少年来说有什么负面影响吗?请结合实际谈一谈。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
老师,请您记住我
①静静的夜里,一位姑娘在自己的小屋里忙碌着。
②灯光下的她是那么专注,一手拿着一条雪白的手绢,一手拿着绣花针,认真地绣着.额头上渗出了密集的汗珠。她绣着绣着.想起了白天劳技课上老师布置的作业:每人回家绣一条手绢。明早带来。希望每个入所绣的手绢都能烙在老师的脑子里。“哎哟。好疼呀!”原来她想着想着走了神,手指给针扎了。她吹了吹手指。又绣了起来。
③“铛,铛,铛……”桌上的老座钟敲了十一下。“梅,时间不早了,快睡吧!”从里屋传来了声音。“知道了,妈。”她嘴里虽这么应着.可手还没有停下。她又想,如果我的手绢被评为最佳作品,如果老师能够表扬我,如果……那该多好啊!
④想着,绣着……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绣好了。她看了看这条手绢,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多么美丽的图案啊:梅花一一几枝粉红色的梅花,含苞欲放的花骨朵错落有致,形态各异;道劲的枝干疏密相间,生机勃勃。这图案,在雪白的手绢上,好似一束绽放着青春火焰的生命图腾,它在静静地期盼着阳光的沐浴和雨露的滋润。手绢的右下角还工工整整地绣上了“冬梅”两个字。欣喜过后,她把手绢折好,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她躺在床上,带着甜甜的笑容进入梦乡……
⑤冬梅,一个中学生,成绩一般,长相也一般。她很文静,不爱说话,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孩。因此,没人注意她,这位老师也没有关心过她,甚至至今还不知道她的名字呢。她的心愿就是得到老师的关注。使自己也能够时时被老师提起。这次作业对她来说,无疑是一个绝好机会。
⑥第二天早上,她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了教室,急切地等待着劳技课的到来。可是时间老人似乎在刁难她,每一节课都过得那么慢。她终于熬到了劳技课。大家都把手绢放在桌上,老师踱着步子,走来走去观看大家的作品。她激动极了,在心里默念:“老师,快来看看我的手绢吧!”时间似流水,眼看就要下课了,可老师始终没有“光临”她的座位。她失望了,彻底地失望了……
突然,老师的身体一点一点地向她移来,近了,近了……她的心中又燃起了希望,心蹦到了嗓子眼上。可是,老师停住了脚步,停在了冬梅的前一桌。就在此时,下课的铃声响了。她的心凉了,凉遍了全身。她呆呆地坐着,她的心在流泪。在她的心灵深处,她的心声在回荡:老师,您为什么不来看看我的手绢?这手绢是我花了不知多少心血才绣成的,您知道吗?我也需要您的关心呀,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语!老师,请您记住我,好吗?
⑧傍晚,她意外地收到了老师托人带来的纸条。“冬梅同学:下课后回到办公室,我从大家的手绢中发现了你的作品,它设计精美,色调相宜,做工精细,当时我多么地激动。这是我的欣慰,更是你的骄傲……能将这条手绢留给我做纪念吗?”
⑨当天晚上,冬梅做了一个很美的梦。(原文有删改)
请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30个字)
文段中对冬梅的描写细腻生动,其中运用最突出的是哪一种人物描写方法?请从选文中找出一个句子进行分析这种描写方法的好处。
本文行文较曲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段⑦中的画线句分析。
段④中女孩为什么还要在手绢的右下角工工整整地绣上了“冬梅”两个字?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恩师掬取天池水,洒向人间育新苗。”我是一棵绿树,沐浴着智慧的阳光,在您知识的土壤里,茁壮成长,天的深情,地的厚爱,铭刻在我心里,永不忘怀。老师,您记得我吗?几年的学生生活里,为了让老师也深深的记住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你为老师已经或即将怎样做,用一段话表达出来。(50个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农民种地用上“卫星技术”
①平常,当我们提到“卫星技术”时,总以为它是高科技领域的专利,往往为科学家们搞科学研究提供服务的。而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着实使我们大开了眼界。
②那是在北京举办的一个新农村建设科技成果推介会上,当“北京郊区农业资源信息平台”和“3S技术在农业资源与农田环境检测上的应用”两项成果一露面,便引来现场所有与会人员的阵阵赞叹:种地的学问太大了,农民兄弟们再也不能只凭感觉和经验埋头苦干了。
③农业资源信息平台是北京市历史上第一个农业综合数据库和决策咨询系统,全部数据均借助卫星遥感等技术获取。这个平台通过搜索气候、地质、水土等信息,对300多个物种的生长特点与北京郊区的自然环境做出定性、定位分析,勾画出一幅精细的作物适种“电子图”。在“电子图”上,北京郊区任何一块900平方米土地最适宜栽种的作物都能清晰地显示出来,并可查询哪些土地适合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和绿色食品生产。在它的帮助下,农民们甚至可以为外来农业作物在北京寻找适宜生长的栖身之地。到目前为止,这项新成果已在北京市3个远郊区县的17万亩土地上推广,获利3800万元。
④“3S”是卫星遥感、地理信息和全球定位技术的简称,它通过嫁接计算机的网络技术,成为农业生产的“好管家”。它不仅可以根据农业资源的动态变化信息,判断核桃、西洋参、磨盘柿等特色、稀缺农产品的空间分布,而且还能依靠基础地理信息和遥感信息指导农民如何科学浇水施肥,预测作物长势、产量,并对大面积发生病虫害灾发出预警及损失评估报告。譬如:3年前,在“好管家”帮助下,距北京市区近百公里的门头沟清水镇,农民们在15000亩玉米地上破天荒改种薄皮核桃和杏仁,如今获得了平均每亩比种玉米高出10多倍经济效益。
⑤通过分析环境监测数据,“3S”能对土地受污染程度做出判断,指点农民们在极少污染的地块种植直接食用的蔬菜瓜果,在轻度污染但未超标的地块种植粮油牧草,在污染超标但植物尚可生长的地块种植花卉林木,可说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设计师”。
⑥我们坚信,有党中央“三农”好政策作保证,有科研院所提供的高新技术作支撑,再加上农民兄弟们的苦干精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景必将一片灿烂辉煌。
提取关键信息,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农业资源信息平台”帮助农民生产的流程。
请从语言的准确性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并对大面积发生病虫害灾发出预警及损失评估报告。
画线句子“到目前为止,这项新成果已在北京市3个远郊区县的17万亩土地上推广,获利3800万元”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有人认为第④段画线句举的这个例子不恰当,谈谈你的看法。
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党和国家提倡并鼓励当代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或当“村官”,服务农民;或创业,带领他们科学致富。请结合选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