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请依图回答:

(1)实验一:红磷需过量的目的是                                 

(2)实验二: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结论:铁生锈需要和    接触;

(3)实验三: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4)实验四:由于           不同造成硫燃烧的现象不同。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探究氧气的性质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CO 2的化学方程式为   

(3)组装气体发生装置后,应先检查装置的   ,再添加药品;

(4)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

如图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〇"中填写的离子符号为   

(2)请根据如图信息,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3)请另外再写出一个符合上述反应实质的化学方程式;   

如图为铁制品循环利用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

(1)从"①"、"②"、"③"中,选出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填序号)。

(2)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硫酸铜溶液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废旧金属"循环利用"的意义是   (写一点即可)。

利用表中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实验装置

实验1

实验2

Ⅰ.将盛有足量锌粒的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Ⅱ.打开K,从长颈漏斗向瓶内加入稀盐酸,至浸没锌粒

Ⅲ.当瓶中产生大量气泡时,关闭K

Ⅰ.将盛有白磷的燃烧匙伸入瓶内,塞紧瓶塞

Ⅱ.打开K,从长颈漏斗向瓶内加入约80℃的热水,至浸没白磷

Ⅲ.从a口向瓶中鼓入空气,使瓶中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关闭K

(1)连接仪器后,关闭K,加水至长颈漏斗内液面高于瓶中液面,一段时间后,液面高度保持不变,该现象说明

(2)实验Ⅰ中,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步骤Ⅲ中,关闭K后的现象是

(3)实验2中,仅对比步骤Ⅱ和Ⅲ可知,欲探究的燃烧条件是    

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表实验。

实验

现象

固体溶解,形成紫色溶液

固体几乎不溶解

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

(1)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2)设计实验②、③的目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