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1931~1934年中国钢铁业情况表 单位:吨
年份 |
铁砂产量 |
铁砂及生铁输出量 |
钢铁消费量 |
钢铁输入量 |
1931 |
1 840 279 |
831 652 |
804 000 |
557 625 |
1932 |
1 839 212 |
758 441 |
404 000 |
430 655 |
1933 |
1 903 466 |
992 521 |
694 000 |
525 673 |
1934 |
2 135 031 |
864 107 |
770 000 |
617 726 |
根据表1可知,当时( )
A. |
中国民族工业失去发展空间 |
B. |
民族企业规模日益萎缩 |
C. |
国民政府实业政策无甚成效 |
D. |
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落后 |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①鲜卑族自身的落后,难以对先进地区实施有效管理
②人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
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需要缓解
④汉族先进制度和文化的影响以及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商鞅变法前后,有人主张“智者不变法而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这一
观点代表着哪一阶层的利益
A.奴隶主贵族 | B.新兴的工商业者 | C.平民和奴隶 | D.卿大夫 |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开办手工作坊,生产
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下列选项对
他评述正确的是
A.他可以担任高级别的官员 |
B.如果他生活在中国秦国商鞅变法时,可以世袭为官 |
C.他取得政治上的权利,应该感谢梭伦 |
D.他处于了雅典民主政治最辉煌的时代 |
英国责任内阁制规定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是
A.内阁 | B.国王 | C.议会 | D.首相 |
某省委大楼曾出现过一副“赠省委诸公”对联:“歧路亡羊,滑下去,便是修正
主义烂泥坑;悬崖勒马,改过来,还算无产阶级当权派。”此场景应该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 | B.三大改造时期 |
C.“大跃进”时期 | D.“文革”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