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物质的溶解对于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下表是碳酸钠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80 |
100 |
溶解度/g |
21.8 |
39.7 |
48.8 |
47.3 |
46.4 |
45.1 |
44.7 |
(1)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属于 物质(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
(2)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
(3)小东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若使烧杯③中的溶液达到饱和,至少需再加入 1.8 g碳酸钠;升温至60℃时,烧杯④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4)20℃时,将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底部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底部的粉末减少,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该物质形成的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 。
A.氢氧化钠
B.碳酸钙
C.硝酸铵
D.氯化钠
由分子的角度解释: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有何不同?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依据元素周期表画出的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核电荷数为11的元素名称是,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容易(填“得”或“失”)电子;核电荷数为9的元素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与该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另一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2)写出核电荷数为13的元素与核电荷数为8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3)对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许多规律,如第一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请再总结出其它规律,并写出其中两条:
①;
②。
(7分)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
(1)在图上标出电池的“+、—”极(共2分)
(2)写出相关化学反应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产生氧气50L,则生成的氢气为_________L;
若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9g/L,氧气密度为1.429g/L,则生成氧气
与氢气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列计算表达式)
(4)理论上,正极与负极上产生气体体积的速度比为___________
(8分)利用下列仪器进行实验(所有装置的气密性都已检查完毕)
(1)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二氧化锰的容器中制取并收集氧气,完成该实验你所选用的仪器有(填字母)。写出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这种方法与“把二氧化锰加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制氧气”相比有
的优点。
(2)某同学继续探究“红砖粉末是否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
①他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加入一药匙红砖粉末,然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气体导出通入水中比较产生气泡的快慢,发现加入红砖粉末的试管中反应较快。
②将反应较快的试管内固体过滤出来,洗涤、烘干、称量。
③用称量后的固体重复步骤①的实验,现象与步骤①完全相同。
试回答:步骤①中他除了选用试管外还用到上面列出的仪器有(填字母)。步骤③的实验目的是。该学生认为通过上述实验已证明红砖粉末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但老师认为该同学的实验还缺少一个关键步骤,请指出来。
(8分)某淡黄色单质A的粉末与一种灰黑色的单质B的粉末混合后,用灼热的玻璃棒迅速与其接触,发生剧烈反应,生成一种黑色化合物C(B显+2价);A、B可在一种无色气体单质E中燃烧,A产生蓝紫色火焰,且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B在E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化合物G。
(1)写出A、C、E的化学式:A、C、E、G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A在E中燃烧:;
②B在E中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