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育成杂交水稻,对提高水稻单产量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我国粮食丰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化学肥料对粮食增产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是某化肥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肥里K 2SO 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2)该化肥属于 肥。
针对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请结合如图1所示的常用的仪器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配制溶液:若配制6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双氧水溶液,需要30%的双氧水溶液g,需要加入水的体积为ml。在量取水的操作中,当水面接近所需刻度时,应改用(填仪器名称)加水至所需刻度。
(2)贴标签: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请在如图2所示的标签内填入试剂瓶所贴标签的内容。
(3)选仪器: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可选择上图中的(填序号)组合。从所选的装置组合中选择一种仪器,写出它的名称。简要说出它的用途:。
(4)实验步骤:
①检查氧气发生装置的。
②先往容器中装入固体粉末,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再装入液体试剂。
③收集气体,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来验满。验满的方法是利用氧气具有的性质。
④回收处理:把氧气发生装置容器内的残留物经(写操作名称)洗涤、干燥回收二氧化锰。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族 周期 |
IA |
II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0 |
2 |
3 Li 锂 6.941 |
4 Be 铍 9.012 |
5 B 硼 10.81 |
6 C 碳 12.01 |
7 N 氮 14.01 |
8 O 氧 16.00 |
9 F 氟 19.00 |
10 Ne 氖 20.18 |
3 |
11 Na 钠 22.99 |
12 Mg 镁 24.31 |
13 Al 铝 26.98 |
14 Si 硅 28.09 |
15 P 磷 30.97 |
16 S 硫 32.06 |
17 Cl 氯 35.45 |
18 Ar 氩 39.95 |
(1)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硅元素的一条信息:。
(2)第6号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可组成一种物质是(填名称)。这两种元素的原子还可以形成一种阴离子,该离子符号是。
(3)第3周期里金属活动最强的金属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查得资料: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填标号)。.
a、Li和Na b、C和Nc、B和Mgd、Ne和Ar
(5)第9号元素的气体单质(F2)常温下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氟酸(HF)和另一种无色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妈妈为小志的十六岁生日聚会准备了很多物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请回答:
(1)奶油蛋糕的配料表如图1,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任写两种);
(2)点燃生日蜡烛,发出光和热,实现了能量转化: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蜡烛能燃烧是因为石蜡这种可燃物满足了:与氧气接触和的条件。
(3)生日礼物:一套涤纶材料的运动服.涤纶属于(填标号)。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4)聚会上一些物品包装塑料袋上有如图2的标志,这类标志表示该塑料弃物应该放入(选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垃圾箱内。已知:“PVC”为聚氯乙烯代号,“PE”为聚乙烯代号,其中制成薄膜可用于包装食品的是(填代号)。
实验室选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标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装置B还可用于制取的气体是。
(3)图D的实验操作目的是;
(4)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
项 目 |
空气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氨气 |
0℃、101kpa时的密度(g/L) |
1.293 |
1.429 |
1.977 |
0.771 |
20℃、101kpa时1体积水中溶解气体的体积 |
∕ |
0.031 |
1 |
700 |
发生装置可选择(填序号).根据下表数据可知实验室收集氨气(“能”或“不能”)选择C装置。
(1)宁德毗邻东海,盐资源丰富。
①粗盐提纯主要分为下列三个操作步骤:
请填写操作B的名称。
②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滤液时,若等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会导致的后果是。
A.食盐固体飞溅 B.食盐质量增多 C.食盐溶解
③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下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
设t2℃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别为a、b、c,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2)近年来有人提出了利用海水(含氯化钠)处理含二氧化硫的废气,该方法的流程如下:
①在该“流程图”中,从海水最终得到“NaCl(产品)”的过程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②图中反应I、II、III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
③反应IV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