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2)若A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 的方法提纯A。
(3)将等质量的A、B、C饱和溶液由50℃降温到20℃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在净化水的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填“杀菌”或“使悬浮物沉淀”);水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 。
(2)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白酒
B.豆浆
C.糖水
D.泥浆
(3)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为聚焦重点,下列符合这一目标的是 。
A.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B.工业废水坚持达标排放
C.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增加农作物产量
D.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
(4)t2℃时,向盛有10mL水的Ⅰ、Ⅱ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图2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①图2中表示甲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
②根据图2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中混有少量甲,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乙
B.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由t2℃降温至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升温可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t1℃时,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70g溶液
图中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通常状况下,B是物质世界里最轻的气体,A、E为氧化物,D、G为相同类别的化合物;F是制玻璃、瓷砖的原料(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 。
(2)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G→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F→C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2)当温度为 ℃时,甲和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3)若采用升温、恒温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都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则该物质是 。
(4)将t3℃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确定
古往今来,金属材料和制品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三星堆遗址发掘现场出土了华丽的鸟型金饰片,金能被加工成超薄金箔,是因为金具有良好的 ;同时出土的铜头像、青铜神树等表面有锈迹,铜生锈的主要原理是:2Cu+H2O+O2+X═Cu2(OH)2CO3,X的化学式为 。
(2)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在滤液中加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则滤液中一定没有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②向滤渣中再滴入稀硫酸产生气泡,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填名称)。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图2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2所示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硫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图2中与图1中X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 (填字母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