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嘉发现:向碳酸钠溶液中倾倒稀盐酸,很快就产生了气泡: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滴加一定量后才有气泡产生。查阅资料: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先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l═NaCl+NaHCO3;当Na2CO3全部转化成NaHCO3后,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为此他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在广口瓶中加入1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用注射器向瓶中缓慢注入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观察到瓶内无明显现象;

步骤二:继续用注射器向瓶中注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瓶内连续产生气泡,烧杯中澄清石灰水

(1)步骤二中,观察到烧杯中澄清石灰水      

(2)上述实验中,加入稀盐酸多少克后,才开始产生二氧化碳?     

(3)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无论是倾倒还是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质量是相同的,其本质原因是什么?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甜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进行如下实验,操作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样品中的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20g石灰石样品中CaCO 3的质量为   g。

(2)列式计算不饱和溶液A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准确到0.1%)。

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中二氧化锰是   ,若选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   口进入(填"a"或"b");

(3)实验室选择装置B和C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验满的方法是   ,若将收集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产生的现象是   

(4)我县近年逐步采用天然气取暖。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楠楠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如果实验室可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制取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欲收集干燥的甲烷气体可选用   装置(从A﹣E中选择);甲烷的使用,有效地改善了空气质量,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粗盐中MgCl2、CaCl2等杂质,提纯粗盐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  

(2)步骤②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  

(3)操作a的名称是  

(4)步骤④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目的是  

A﹣K为中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粉末,H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

(1)D,F的化学式:D  ,F  

(2)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4)气体E的用途是  

在一定温度下,向20gNa 2CO 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101g水,溶解后,再向其中加入100gCaCl 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滤液的质量为211g,将滤渣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m,试计算:

(1)m=   g。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